大峡谷及周边游记

2024年4月底去了一趟大峡谷,前后一共一个星期,是从Arizona的Phoenix来回的。以下是记录。

Day 1

我们坐的是早班飞机,由于时差的关系,到达的时间是当地上午10点。于是租车,当天晚上在Sedona小镇休息。Sedoda离凤凰城大概两个多小时,据说历史上是著名的神棍和嬉皮聚居地,也是一些邪教的活动中心和总部。直到这次过去,我大概知道为什么如此。首先Arizona生产仙人掌,其中不乏一些致幻类型的LSD,且Arizona当地印第安人部落众多,它们多数也有使用致幻仙人掌的历史。其次此地风景绝佳,在大山里面宛如世外桃源,外人很少千里迢迢过来打扰,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聚居于此地修行也不足为奇。这里的地质特色是一排排带红色沉积岩的大石伫立,有的如十指指天,有的如仙人掌。加上Sedona独有特色的小路蜿蜒直上,和全小镇使用和背景相同颜色的红石铺路和建筑同一色调,给人一种异样的神秘感。这里也是麦当劳全球唯一一家使用蓝色标志而不是黄色标志的地方,算是打卡之地。我们check in之后去了网上有人推荐的hiking路线去The Devil‘s bridge,没想到这个地方需要走路的比想象的要远很多,大约是单程半小时平路,半小时爬山。爬山的部分越到最后越陡峭,最后一段只有手脚并用才能上去。这个桥是天然形成的,从远处看,狭窄的桥面和几百尺的高度反差巨大,如中国神话的奈何桥,稍有不慎掉下去一定是粉身碎骨。我们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甚至可以看到星星。据说此地也是观星的好地方,因为光污染很少,天空常年万里无云。我们本来订了两个studio,结果升级一个房间直接是one bedroom,还带了厨房,洗衣机,和按摩浴缸,这下条件堪比两年前在Colorado的Ramana。这个Hyatt才是4级,感觉很有性价比。

Day 2

今天的计划是去大峡谷。Sedona去大峡谷不堵车也要两个半小时,我们选择了一条山里的路,几乎从山脚一直开到山顶,然后到了高原豁然开朗。路上经过Flagstaff,然后一条路进大峡谷south rim,加上堵车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再也没有时间做bus闲逛,于是只能自己开车沿着south rim看各处的观景台,然后向东出去。没想到在最后一个观景台是一个印第安人修建的瞭望塔,还算是一个历史遗迹,号称这是整个大峡谷人类修建的最高的建筑。呆了一段时间就开车直接去今晚的休息地Page。Page是个小镇,也不在大的高速边上,车辆和人员往来稀少。我们从大峡谷的东面一路前行,的确是广袤无垠,前后都没有车,路边有稀稀落落的房子,也不知道什么人会选择住在这里。Page小镇慢慢出名应该是最近若干年,自从一张地理杂志的照片横空出世震惊世界,羚羊谷,也是我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晚上我们吃了当地有名的大鸟烤鸡,这次我对于西部世界食物的辣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Day 3

抱着全都要的态度,我们今天的打算是去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两部分。早上起来后首先去了附近的马蹄湾Horseshoe bend,这也是近几年的网红景点,前来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是一个奇观,年复一年水流力量反复的冲刷和腐蚀,硬是做出一个omega形状的河道,周围全是沉积岩石,又在地质作用的挤压下出现各种角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旷世奇景。今天的第二站是上羚羊谷,此地需要坐一个观光车带到入口。每个观光车只能坐10个人左右,导游负责开车和讲解。原来此处靠近一条河,每年雨季山里发大洪水都会从岩石缝里经过最后到河内。常年的冲刷不光在岩石中间凿刻出九曲十八弯,岩石本身还有大量矿物成分,使得当阳光从上而下照射的时候呈现出直射,反射和折射的各种奇景。今天我们虽然时间合适,但碰上了雨天,导致呈现的效果大打折扣。导游小哥显然很有经验,手把手的教如何调手机滤镜,在何处有最好的照片效果。最后不光用手机帮我们拍照,还自带手电在特定位置打光。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相机在不同的微调下差距如此之大,震惊不已。出来后很快去下羚羊谷,这里步行即可到达。下羚羊谷更加狭窄,大多数时候只能一人宽度穿过,呈现的景色和上羚羊谷差不多。相比之下上羚羊谷更加大气磅礴,下羚羊谷则精致小巧。下午回来还有点时间,我们去了旁边Powell湖的水坝,这里虽然没有hoover大坝有名,但显然被低估了。我认为这里的名气应该更大一些才对。今天也吃了当地特产牛肉干,口味很多,买了一种巨辣的,每个人尝了一口说好辣好辣,但停不下来继续吃。晚上继续留在Page休息。

Day 4

今天的任务是开到拉斯维加斯。首先去Zion国家公园。昨天下雨导致羚羊谷观感打了折扣,今天仍然是多云天气,时不时下点小雨。这个地方一旦太阳被云挡住,气温直线下降,可能由于天气的关系,游客不是很多。我们也意兴稍缺,主要开车经过。Zion最有意思的应该是那个隧道,从岩石中穿壁而过,出来之后回望,简直是一个奇迹,不知是如何建造出来的。然后随着I-15向西去维加斯。此时看到远处天空乌云滚滚,我们小车一头决然栽向前方。随后经过一个巨长的山谷,过山风吹的来往大货车摇摇摆摆,开车一路大下坡路,刚刚走出山谷就是一大片平原,然后暴雨扑面而来,感觉是山挡住了雨云,所以降雨都在此处。这边也确实感觉湿润一些,和前面干旱沙漠不同,这里有很多牧场,居住的人也较多。然而好景不长,突然汽车一阵警报,说轮胎气压不够了,按照以往经验,大概率是扎伤了,顿时头皮一阵发麻,马上拿出地图看路,最近的城是Mesquite,赶快下了高速修车。Mesquite完全不是小城,而是在内华达和犹他边境处的一个中型城市,这是周五的下午4点,所幸还有店开门,也幸好扎伤的位置比较容易修理,虽然前后耽误了一个半小时,但今天留的时间比较充裕,我们终于在6点左右到了拉斯维加斯,吃了个Pho以后到了旅馆。上次来拉斯维加斯是十几年前了,这次的感觉是中餐馆遍地开花,以很多个连在一起的plaza为单元,组成了当今的中国城。尤其多的是越南餐馆,和各种自助bbq,多到令人发指。

Day 5

这次来拉斯维加斯主要的目的就是看那个大球。这是最新的地标,号称全球最大的led屏幕。我们订的是一个show的下午场,早上起来后小孩先去hotel游泳池游了一会,然后11点左右去中国城吃饭。这次我们去的是一个湖南餐馆,不得不说实在是太辣了。我觉得整体上拉斯维加斯的辣度比东部高一个级别,比如中等辣度等于这边的特辣,可能是这边用了一种特别的辣椒,而东部的餐馆很少用到。吃完后停车逛堵城大道,我们这次把车停在北面fashion show mall,然后步行过财富岛,威尼斯人,然后去球。然而这里完全没有任何标识,在这一带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路,在外面几乎被晒死。后来才知道正确的方式是从威尼斯人大楼里面有一条过道直通大球,全程室内有空调。结果我们多绕了一个小时走了一条非主流的道路,终于赶在开始前进场。后来才知道,这个秀号称2小时,前一小时就是在大厅里等着,里面放了七八个AI机器人和人互动。这些个AI机器人确实很智能,能听懂说话,看你戴的首饰恭维,还会讲笑话,除了语音太不像人以外,应该代表了当今美国AI的最高水平了。下面的show是45分钟,类似于在半圆电影院里面看一个电影。这个show真的很清晰,沉浸感非常强,类似裸眼看AR眼镜的效果。看完后继续沿赌城大道南走,先后进去看了威尼斯人的室内威尼斯,和Bellagio的室内展览,然后出来看了经典喷水池。本来还有打算去看凯撒宫和火烈鸟,但实在走不动了,于是继续找中国城吃饭。首先去西游记雕塑怀旧了一下,以前两次来都过来打过卡。但这次有点吃惊,因为这个plaza比起其他plaza太破败了,理论上这应该是整个拉斯维加斯的中国城核心,但商家凋敝,甚至和一个block之外的都完全比不上。感觉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之后去了一个网红店蟹公子,真的太辣了,完全吃不动。然后去旁边甜品店许留山。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于是回旅馆休息。

Day 6

早上出门离开拉斯维加斯。最后一站去了Silverton,号称这里的水族馆有美人鱼,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旁边的打猎商店,太有气势了,整个包含了从钓鱼,射鹿,猎熊所有的打猎活动和装备,什么猎枪弩箭弯弓应有尽有。看完后出来直奔胡佛大坝,这里的路线和以前我来的时候不一样了,对面多了一座桥,可以把大坝尽收眼底。我觉得这里才是观景的最好地点。今天是我们这次旅途的尾声,从大坝出来开车去最后一个目的地Prescott。一路全是沙漠和狂野西部景色。Prescott是我们这次住的第三个小镇,这里依山傍湖,散布极广,晚上到的时候人很少,去了趟这里的walmart,购物体验非常不错,和纽约差别简直是天上与人间。随便找了个墨西哥餐馆吃taco,再次印证了这里辣度升级的猜想。

Day 7

这是最后一天。我们一早出发去凤凰城。首先还是吃饭,去了一个有名的Pho,主要是因为开门早。确实味道还可以,这里的特色是给一根猪大骨慢慢啃。吃完后就去还车,坐飞机,五六个小时飞机加上时差,到家已经晚上1点了。这次旅行感觉还可以,主要的问题是开车太多了,一周开了接近1200英里,加上一开始没准备好防晒,导致每天都感觉累。行程安排还比较可以,唯一的意外是去Sedona那天hiking太远了,导致回来一段是完全漆黑的夜路。亚利桑那这边还是太干了,好久不来有点不适应。犹他的国家公园还有很多,准备留到下一次再逛。在这里沙漠和荒原才是永恒的存在,人类只不过是匆匆过客。咱们江湖再见。

Posted in 往事回眸,亦幻亦真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161-170)

The Art of the Good Life

(11/22/2023) 听完了The Art of the Good Life。这和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是同一个作者,书的章节也高度类似,若干独立且短的章节汇集成为一本书。这本书总的来说还可以,给如何过完人生有一些很好的建议,但这种文摘类型的书也有其缺点,主要问题在于章节之间相对独立,没有一种逻辑上的承接关系,导致听起来非常费劲。此外,对于这个主题已经有太多的文章了,新鲜感没有太多,且这种合集很难显示出作者独立的思考和观点,所以记忆点不是很多。总的来说还算是比较合格吧。

On Immunity

(11/30/2023) 听完了On Immunity。作者是不愧是专业作家,东扯西拉一大堆,听上去头头是道,但没有任何结论。这本书主要讲关于免疫尤其是疫苗的话题,作者由于不是专业出身,极力避免了专业方面的叙述,而从一个家长和普通人的角度看待免疫和疫苗。也许是作者有意,也许是能力有限,整本书显得过于小心翼翼了。我猜想作者试图以客观的角度描述看待疫苗的不同观点而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结论,但说实话两方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反而是作者为了搞平衡写的非常收敛,听上去非常难受。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很好,每一章都能从看上去毫无关系的故事开始,扯到免疫的话题上来,这其实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力。但是每一个问题都没有讲透彻,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写法。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1/11/2024) 听完了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这本书很长,是枪炮,细菌和钢铁的作者另一部力作。这本书以新几内亚部落人的生活变迁为背景,主要讲述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巨大差异,且主要侧重于社会层面。作者显然对于新几内亚部落的传统生活有相当的了解,全书以社会学式的研究,对于部落的文化,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孩童教育,矛盾冲突,饮食习俗,等等有着极为详细和深入的阐述。可以说,读了本书后,基本会对于部落文化有着全方位的了解,而不是观光者式的猎奇,或者探险家式的浮云掠影般的比较肤浅的感受。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有,部落间的冲突由于缺少来自于更高层的强力仲裁,往往导致暴力活动更频繁和血腥;由于靠天吃饭导致部落忽略深耕技术,但追求风险低但产量更少的种植;部落人的一生由于意外导致的死亡率相当高,反而不会像现代人般重视一般性质的意外;很多部落面临现代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语言的消亡和糖尿病人的急剧增加。这本书的后记我认为是写的最好的一节,作者受到新几内亚部落文化的熏陶,再与美国这样的最发达社会做比较,一口气吐槽了很长。我认为这才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这是总结了他一生的经历,和对于故乡文化的认知,写下的给新几内亚的礼物。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到,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往往都是类似的,我时常可以看到中国乡土社会的影子,而这种乡土社会结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的已经土崩瓦解,有的则以另一种形式保留下来。很遗憾中国没有这样类型的研究和书籍,能把这种变化记录下来。其实这种变化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几千年皇权君权和儒家文化对于人的思想影响,也造就了今天中国的面貌。这本书有一点问题,就是有的章节写的过细,感觉和主线没有什么关系,但总的来说相当不错,强烈推荐。

Rationality: What It Is, Why It Seems Scarce, Why It Matters

(1/21/2024) 听完了Rationality。这和Enlightenment Now是同一个作者。两本书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感觉作者格调(bige)很高,写作能力超过一流水平,所有的文字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体会。这应该是我听过的书中难度最大的之一,里面很多的知识非常硬核,需要有相当的基础知识才能跟上进度。全书主要讨论所谓理性,什么叫做理性,为什么人们需要理性,为什么人们不自觉会陷入非理性状态,以及最终章,一个人如何在当今纷繁嘈杂的真假信息莫辨的海洋中自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covid大流行期间的大量虚假信息,和2016年美国大选。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讲统计,type I,type II误差,显著性pvalue对人的误导,贝叶斯统计,以及非理性的人会被看似客观的数据误导的根本原因。然后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理性和人性的讨论,用词格调非常之高,我很多都没有听懂,但依然大受震撼。我丝毫不怀疑作者一定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但这本书对于一般人确实不太友好,内容太硬核,一时消化不了。我打算以后再听一遍。强烈推荐之。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1/30/2024) 听完了Influence。这本书写的不好,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是1984年写的,最近的是修订版。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讨论人们如何说服他人,或者被他人说服。准确的说,说服这个词应该改为服从性,或者顺从的意思。比如送对方礼物后,对方会有回赠相同价值礼物的冲动,比如人们做一件事,往往是因为周围别的人都在做而感觉有做的必要,再比如在稀缺性,即使是营造的稀缺性的情况下,人们有迫切的需求出高价去购物。实际上,这本书列举的很多例子还有点意思,但是写的非常乱,往往不知道作者想要说明的点在哪里,听着听着就完全迷失了,而且逻辑关系非常缺乏,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在想,作者写这个和前文没有任何关系的内容想干什么。比如第二部分讲中国对美军战犯改造的例子,其实是比较有意思的选题,但写得一塌糊涂,带有事实性描述的内容,并不是一次性放出来,而是在需要论证作者观点的时候才第一次出现,所以很难有说服力。总的来说这本书举的事例还可以,但写法很难让人接受。

The Undoing Project

(2/4/2024) 听完了The Undoing Project。这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讲的是现代行为心理学创始人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从合作到分道扬镳的故事。听完了非常感慨,这两人都是极其敏感且相当聪明的人,早年做的也都是非常前卫和开创性的工作,且一生最大的贡献都是在两人合作的时候产出的,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反目,我的理解是,两人天生性格不同,在没有名气的时候可以合作无间,但有了名气之后两人都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从而慢慢朝着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轨迹移动,而不是以是否对科学的贡献作为目标。这和杨振宁李政道的故事很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Amos死的太早了,他们二人的裂隙还没有发展到完全对立的地步,之后他们合作的所有荣誉又都只给了Daniel一人,所以后人对这段历史着墨很少,也在情理之中。我感慨的是,两人都是心理学的专家,一定也研究过他们自己经历的心态变化,可惜这一段从来没有公之于众。人本身是很复杂的,人作为动物,认知上面也并不完美,我非常认同他们的研究结论,那就是人根本不是理性的,而是充满矛盾和偏见,却又从根本上追求因果关系的复杂体。说到这本书,我非常不理解第一章的内容,讲莫雷作为数据分析第一总经理在休斯顿火箭的故事,这和后面的章节毫无关系,后面章节也再没有对第一章有任何呼应,除非作者和莫雷本人有私交,我看不出有任何第一章存在的价值。但从语言和写法上,这本书非常好,尤其从中后段开始一气呵成,非常享受,强烈推荐。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2/8/2024) 听完了Man’s Search for Meaning。这本书很有名,主要讲作者作为精神科医生和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残酷的命运下依然保持乐观并理解人存在的意义。全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他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作者探索并推广自己的所谓Logotherapy方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这本书写于1946年,不得不说确实有点年代上的隔阂,听起来很费劲,其次因为作者推广的logotherapy疗法并没有成为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治疗的主流,所以接受程度不是很高。对比这本书的写作年代和内容,我直观的感受是,现代科学对于循证医学确实更为谨慎,比如作者提倡的意义疗法,因为很难有切实的证据支持,所以一直处于主流观点之外。但作者本人的经历确实很传奇,他对人生的态度和思考也完全超越了时间和年代,影响着后世一代代的人。

Digital Minimalism

(2/25/2024) 听完了Digital Minimalism,这本书主要讲如何最小化使用数字设备,尤其是在手机上使用社交网络。这本书的第一章写的非常不错,主要讲手机是如何从最开始的一个简单通话,听音乐和上网设备一步步进化到如今强大到包罗万象的迷之屏幕。在这个过程中,社交网络功不可没。后面的章节中,作者介绍了如何减少对于社交网络的依赖,如何减少每天手机的使用时长等等。主要方式有,删除手机上的社交网络,只在电脑上使用,控制使用时长,或者只用功能机,等等。我对于作者后面章节的某些观点不是很赞同。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无论人们怎么攻击它的坏处,这种设备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是实实在在的。不可否认的是移动化社交网络极大的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理论上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与任何对象互动。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出现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甚至小于一代人的成长过程。刻意排斥手机的使用实际上只能把自己推向保守,离新事物的距离更远。我觉得当下最缺乏的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信息源,和能健康交流讨论的相对封闭的社群,但这和最求利润最大化的社交平台利益上并不一致。

Food

(3/6/2024)  听完了Food。这是The Great Courses中的一部分,就是把一些名人课堂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出来。好处是声音口语化,比较易懂,坏处就是每一章节是一堂课的时间,如果类似seminar的时候通常章节之间没法连贯。还好这次是同一个人连续上课,总计长达18个小时。这本书主要讲食物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变迁,从部落时代到现代大量工业化食物,中间还有各国代表性食物和烹饪技术的介绍。这本书非常有信息量的一点在于,作者不光谈食物本身,而是仔细研究了食物背后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对食物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比如在不同时期香料,糖,咖啡的传播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革命,比如中世纪后期以法国为代表的贵族食物是黑死病带来的人口巨量减少,印刷术的传播带来的食谱流传等因素叠加而成,比如餐馆在欧洲的兴起是伴随着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比如快餐文化对应的是大规模社会化分工,农业革命,和工业化种植技术。所以也可以说,食物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是传统和经济变革交织在一起的必然结果。从中可以看到,现在的食物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一直以来的样子,而且人们的口味也随着时代变化,以前的美味从现在看未必如此。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很翔实,希望以后有一天我也能写出这样的。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3/13/2024) 听完了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这本书前四分之一非常惊艳,然越到后面越显平庸。作者早年投资互联网企业赚的盆满钵满,然后渐渐在网上总结人生经验,这本书算是他网络言论的合集。我丝毫不怀疑作者愿意分享的诚意,只是全书后半部分的很多观点并不是作者独有,而应该是成功人士的共识,比如要不断学习,保持虚心。且作者的某些观点我持保留意见。但本书的前面部分非常有价值,作者分享了他对财富的看法,如何选择工作,人生和生活城市,等等。我完全同意作者对于工作要scale up和leverage的理论,但在实践中能做到这种工作的人少之又少,且入场门槛非常高,相信99%的人都无法付诸于行动。作者对于成功的理解也很有启发性。作者认为成功的本质并不应该是快乐,而是与自己和解后的平静。我也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同样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从糊口到追寻个人价值的不断挣扎中过完一生。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非常推荐。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重返科罗拉多记

(此文写于2022/7,于科罗拉多)

Day 1:

又开心又难过

Day 2:

Day 2 一早去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饱含着怀旧的心和思念到了门口不让进,原因竟然是—没有预约(???)!立刻决定就近找个山爬一个,计划三小时内2mile的trail上1500英尺到顶来回,我显然低估了难度,这也是这边典型的山路类型:地上全是枯枝和冒出的石头,和滑溜溜的沙粒。加上8000尺的海拔,最终还是折返了。然后沿山一路南下,竟然还穿过了圣地black hawk,这是完全计划之外的。本来应该横穿公园看终年不化的雪山和大湖。还好最终到了breckenridge,只有一个感觉:壕。这是靠滑雪者年复一年的供养堆出来的小镇,在夏天也相当繁华。最后推荐入住的这个Ranahan,很新只开张了三年(再去掉covid),室内自带厨房洗衣机,室外四个hot tub加水上乐园,想象一下冬天在雪山环绕下泡温泉的感觉……我这辈子也只是在十几年前经历过一次。

Day 3:

今天才知道gondola是什么意思。夏天的滑雪场被改造成登顶观览,爬山,biking,滑道等一条龙旅游项目,即使没有了雪依然游人如织。托缆车的福,我们终于站上了11000尺,一扫昨天的遗憾。眺望远处虽然没有观海,也算是观山云远了。下山后直奔科州通徐家觅食,数年未见,依然风采如昔。gondola就是经他们指点才坐上的。然后去了著名景点garden of the gods。这里很特别的一点是,远看很shock,近看没那么shock,换个角度看又很shock。现场看很shock,照片看很不shock。最接近它的描写应该是题西林壁。当人身处其中时,反而无法窥探全貌。这是自然界最独特的一个存在,我从未见过第二个。

Day 4:

YOLO!这是今天登顶pikes peak后唯一的想法。无论你是山路驾驶爱好者,齿轮火车爱好者,biker或者runner,亦或自驾游,副驾游后排游,这都会是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我不仅震撼于宏伟的景色,更加震撼于工程的伟大。人类征服世界的野心,大自然的壮美与无情,历史在湮灭后重塑,全部汇集于这一点。这不是一个能经常游玩的景点,却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YOLO,就是我的行程总结。下山路上被强制路边休息,以冷却刹车。夜宿UCCS,意外发现吉祥物竟然是山狮,这把Buffalo置于何地?然而不再重要,几天高强度拉练式旅游结束了。

Day 5:

数小儿斗题。一人云,此题数学归纳,何如。一人书积分\int x/(1-x)。一人书微分d/dx \cos(x)^\sin(x)。众小儿止十岁。观者惊,录之于案,曰:古人云后生可畏,今亲见若此,人生之幸事。

Day 9:

看图说话。图一:曲径通幽处。图二:天公为下曼陀雨。图三:声喧乱石中。图四:东边日出西边雨。图五:热饮一两盏。图六七:食之艺术。(图略)

Day 13:

在每天必经之路上有个花坛,本来打算一天照一张花开的过程,没想到只照了四张后gardener就来修枝了,虽有缺憾但不失为另一种记录。(图略)

Day 14:

第一次亲手触摸树化石。这里我来来回回几次,一直以为是个树墩。直到一天坐在上面感觉奇怪,才发现是石头。为了确定没有搞错,又找了一位物理教授和一位化学教授确认,的确是树的化石!看来这地方石头太多了,化石也随便摆在地上当凳子。打油诗曰:远看是树墩,近看是树墩,势沉抱不动,原来是石头。

Day 17:

打卡日。一早去了著名的manitou springs小镇,看网红景点manitou incline起点。这里也是齿轮火车上pikes peak的出发地。八九点钟的太阳下,几个骷髅仍在不知疲倦的招揽客人。街上车辆稀少,但打卡圣地7 falls的起点已经排起了长队。我们正在犹豫要不要跟风时,偶然发现旁边体育场模样的建筑里传来一阵阵马蹄声。这竟然是牛仔们在比赛套绳在牛犊上,正式名称叫team roping。这种有年代感的比赛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果断放弃排队欣赏了许久。以下接着打卡奥林匹亚博物馆,空军学校教堂。教堂竟然要维修到2027年,外面一个方盒子罩住。于是接着打卡castle rock outlets,匆匆赶回。迎着一抹斜阳落山,我们终于要离开CO了。两个星期很短,很震撼,也被晒的很惨。每天走很多路,也吃了很多。再见了!下次不知何时再相逢,沙扬娜拉。

Posted in 往事回眸,亦幻亦真 | Leave a comment

日记流水账

(此文写于2022/9/24)

一个星期前,我还没想到会有一次说走就走的 走路。听完了The 12-hours walk,我按捺不住的也想去试一试步行12小时。只能说这本书写的很好,成功激起了多年没有过的走路的愿望。于是马上在周围物色步行路线,很快找到了贯穿长岛南北的一条著名trail,全长19.5mile,平均用时6小时。这不正好符合要求,走个来回就到12小时了啊。于是立刻买登山鞋,能量bar,为了保险起见第一次只走单程,并带上老大拉练。
第一段是一个有数个起伏的小山坡,刚开始有点喘,但是还可以,除了新鞋有点磨脚。下一段是一个有很多分支小路的park,地图上都没有标记,基本是估摸着走,还好没有走大的弯路。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一段狭长的park,没想到随着时间过去,磨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走到13mile的时候,已经痛的迈不动步子了。于是频繁的开手机看还有多远。当然时间也慢慢过去,远远超过网上6小时的估计。走到第六段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还有一整个林子没有穿。最后靠着手机电筒照着树上的标记,才能知道前进的方向。这里要表扬一下整个trail的管理者,从一开始到结束,每隔5-10米都会在前进的树上做标记,在穿树林和有很多小路的时候,这的确帮了大忙。最后走到终点时,已经过去整整9个小时了!虽然比预期的长不少,但也是我第一次步行穿长岛。老大还是精力旺盛,全程9小时没有主动要求休息,都是我不行的时候稍微停下来一下,整个过程休息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也是我第一次连续步行9小时。
几点总结是,第一要穿合适的鞋,这条路线前面爬山,有很长的距离都是树根和石子遍布,非常容易绊倒,直到后面三分之一才算是平路。第二路上除了起点终点,基本没有补水的地方,今天水差点没够,还好不热。第三这条路设计的不错,全程穿树林,强烈推荐长岛居民尝试一次。
总的来说这一条线路充分展示了长岛的地理特点:北面多山多石,气候相对干燥,南面平坦多湖泊湿地,比较潮湿。所以林子里面植物差别还比较大。这条路线穿过了6个不同的park,每个park都不尽相同。加上95%的时间都在树林里面,所以完全不无聊。坐车到家后,全程活跃的老大突然说,“I don’t now if I can stand up”,然后慢慢的挪动回去。看来对他来说拉练到位了。然后我也慢慢挪动回去。

(此文写于2022/8/24)

再入纽约市之MoMath。说来惭愧,来纽约十几年后直到今年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原以为里面是数学家生平一览,进来后才发现完全是kids program,加上很多的高科技效果,还算是一个有趣的地方。里面的内容大概可以包含到高中之前,可惜有好些展示不能用。如果硬要挑毛病的话里面的介绍系统太差了,有些展示其实很深刻,但是由于缺乏介绍让人不明所以,连我都要过好一阵才能明白这个展台的目的。建议有一定数学基础后再来参观。

(此文写于2022/8/7)

一别数年,再访范德比特庄园遗迹。陈列物品依旧,后花园也修缮完毕,但主要建筑群很明显再也无法承受雨打风吹。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大铁门已经被极其丑陋和格格不入的现代门廊代替,海洋标本馆外面的雕像已经摇摇欲坠。尽管如此,依然可以一窥一百年前顶级富豪的生活和志趣。虽然家族的财富很快消散,但赛车场上疾驰过的赛车,大洋里捞捕的鲸鲨,树林里围猎的黑熊,永远默默伴随着这位富二代传奇一生,在长岛海边观潮起潮落,物换星移。

(此文写于2022/7/5)

倪匡走了。说实话我以为他已经去世多年了。我看过他所有的小说。他更像是一个幻想小说家,而不是科幻小说家。经常小说开头中间极尽幻想之能事,然后无法收场,最后说“这一定是外星人干的”,就结束了。文笔也不是很好,但是想象力很强大,故事通常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得以掩盖写作上的缺陷。他非常善于写同一主角的系列故事,类似于美剧的单元剧,可以一直写下去。这种文风放在当年的文坛,甚至到今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比较而言他的后辈黄易想象力和文笔兼具,关键是从不烂尾,且出彩的部分往往在结尾。黄易是我最喜爱的小说家,我看过他所有的小说至少三遍。可惜黄师竟然在盛年时仙去。时代变迁了,大师的时代也过去了。当代的作品大多是工业化流水线上的制造,我也不复当年通宵达旦看小说的热情。但是岳不群,卫斯理,传鹰等等角色一定能超越时代。他们是一代人的抗争和幻象,他们是平凡生活里的光。

Posted in 往事回眸,亦幻亦真 | Leave a comment

日记流水帐

(此文写于2023/12/25)

今天去参观了位于新泽西州Robbinsville的一座印度神庙。还没有到就被远远的车流震惊了,原来这竟然是仅次于吴哥窟的世界第二大印度教寺庙。虽然不知道供的是什么神,但已经被一尊造型不羁的巨大神像吸引住眼球。这个地方一个特点就是大,占地相当大,雕像数目多,主体建筑内容极为丰富。整个神庙大概完工了80%,还有一些地方在修建中,我估计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现在应该是属于试营业阶段,但即使在今天圣诞节前夜的黄昏,也有很多人前来拍照和膜拜。这里几乎99%是印度人,应该是整个北美印度人最稠密的区域。这里所有的雕塑都极为精细,其复杂程度和精美程度远远超过我之前的想象,在北美粗旷的建筑风格中可以算作异类的存在。尤其是主体建筑中,所有雕刻全部用大理石完成,每个立柱的四面都有数个基于印度教故事的浮雕,而这样的立柱有数十个。此外除了主神像之外,主体建筑中还有数个单独的真人大小的神雕像,或坐或站,极为逼真,甚至可以从面部皮肤的衰老程度看出同一人物的不同年龄阶段。吊顶的穹顶有印度教三十三位神明,姿势各异。这样的穹顶也有数十个。我深切的感受到强大的压迫感和人如蝼蚁般渺小,这也是所有宗教场所的共性。总的来说完全不虚此行,我预言此地建成后一定会成为美东的地标和旅游打卡的必经之地,成为一个人一生一定要去看一次的目的地之一。

(此文写于2023/12/24)

今天在宾州参观了一直想看看的Amish村庄。导游车带着我们兜了一大圈,一路上不停的在介绍Amish的各种事情,从生活方式到社会阶层,组织结构,家庭关系,以及与外人的相处,和现代社会的交流。这个司机祖祖辈辈居住于此,对Amish人相当了解,几乎到了百科全书的程度。比起网上对于Amish的介绍,这个司机讲解的更立体和深入,信息密度太大以至于之后头痛了半天。简单说来我的感受是,尽管网上充斥着对于Amish生活的世外桃源般的乌托邦式的描述,Amish人的生活也确实和网文一致,比如低调,平静,简朴,与现代生活尽量保持距离,社会关系以家庭和宗教为核心,但很明显这个群体已经被社会边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变化,Amish人不得不改变传统苦苦支撑,否则被现代化彻底抛弃。而这一切的源头在于教育,Amish小孩全日制教育的年限太短,八年级后就停止上课,且完全不教授科学知识,这样他们即使出来也很难找到工作,最终只能回归。

(此文写于2023/11/16)

上周末去了一趟德州,一共去了四天五晚,还在奥斯丁和休斯顿开了个来回。算我略有薄面,有朋友招待吃喝,四天里面有三天吃大肉。德州餐馆的肉质真的很不错,无论是当地烤肉,中餐火锅,韩式烧烤,还是越南菜,美式肉肠,墨西哥taco,party流水席,没有一次让人失望。这次还人生第一次租了电车上路,除了找充电桩比较尴尬以外,其他都很顺利。现在开长途比几年前要容易太多了,即使没有自动驾驶,巡航加上车道保持辅助的功能几乎完全解放了双手双脚,在地广人稀的地段极为有用。休斯顿周边还在扩建,中国城有了过饱和的迹象,很可能以后会在别的区扩张。奥斯丁也变化巨大,已经从十年前的大学城蜕变为人口流入的重镇,这种景象在美东很难见到。德州的感觉还是很狂野。广袤的天地,不羁的车辆,任何人类行为都显得极为渺小,也许再过三十年,这里会成长为美国经济的新引擎。

(此文写于2023/8/2)

感激大款赠票,晚上去看了场Yankee的比赛。我以为在快节奏的今天,棒球应该喜爱者寥寥,但现场上座率远远超出预期,也展现了棒球在美东强大的群众基础。对比NBA,棒球场更大更空旷,观众情绪也更真实,不像室内场馆可以用高功率扬声器刻意制造噪音来营造气氛。在全场两三个小时内,高潮点大概出现了五次左右,相比其他竞技比赛少的多,但人们之间社交的时间更长了。我看到很多人一边看比赛一边聊天,或者应该说,在聊天的空隙看比赛,但这丝毫不影响得分时的欢呼和情绪高涨时候的庆祝。想起若干年前去看长岛鸭队的比赛,今天这两个队的水平还是要高一些。

(此文写于2023/7/27)

周末又去了一趟波特兰。这次见到了多年未曾见面的地主何教授,一同攀爬了著名打卡地Multnomah瀑布到顶。哥伦比亚河平静依旧,标志性拱桥已经矗立超过百年,时间对于这种自然景观和人类来说,是完全不同尺度的存在。即使对比一个月前,我两次来到此地的感受也不太相同。晚上住在Beaverton,本以为安静偏僻于一隅,没想到撞见当地一年一度的美食和商业推广活动,算是人潮涌动,也有很多艺术品展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早上离开时,前台小哥随口问我去哪里,我说回纽约,他眼中立刻闪出光来,说他在当地长大,从来没去过纽约,问我纽约是不是新闻里面看到的那样,人人忙碌停不下来。我说你一定要自己亲自去看看。时刻回想起来,很羡慕小哥年轻的样子,有好奇,有期待,有憧憬。我也来定一个目标:stay hungry。

(此文写于2023/6/29)

代糖,尤其是阿巴斯甜,刚被WHO列为可能致癌物。这个新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相比对标代糖的纯糖,无论是蔗糖乳糖还是果糖,在过量使用下危害远远大于代糖,这已经由无数实验证实。再者仔细看代糖相关的研究,致癌性的证据非常勉强,很多在实验设计上就有问题。所以如果你是日常高糖量摄入者,比如可乐,奶茶,果汁等,在有代糖替代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代糖。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摄入,不用做选择。另外,其实最应该警惕的是玉米糖浆(high fructose corn syrup)在现代社会的大量应用。虽然没有实验证实,但以我朴素的拍脑袋做出的猜测,这应该和人群大面积肥胖有直接关系。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HFCS相关的制品。

(此文写于2023/6/25)

你好波特兰,再见波特兰。两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到俄勒冈,也短暂经过华盛顿州。波特兰是一个很独特的城市,在一天的旅程内,可以攀登雪山,穿过森林,在峭壁公路上看太平洋潮落,海滩上看海中奇石,也可以参观葡萄酒庄园,巨型奶牛牧场。波特兰周边也有很多传统小镇,看原木加工,看运煤火车,看哥伦比亚河汇入大洋。波特兰周边林木覆盖率让人叹为观止,应该和这里水量充足很有关系。这次来还有几件事情印象深刻,一是路上电车极少,但汽油价格非常昂贵,二是在历史小镇Astoria尝试了一个连中文菜单都没有的中餐馆,三是首次在租车上体验辅助驾驶。波特兰城市给人的印象是正从传统迈向现代,但传统的痕迹更多,感觉未来若干年内有无数的可能性。下次再来!

(此文写于2023/3/30)

昨天晚上去看了场NBA比赛,火箭对网队。感激土豪赠票,距离上次去现场看几乎有十六七年了。一开始坐在最高的地方全场倒数第几排,出人意料的是Barclays center类似碗的形状,所以离球场中心直线距离并不远,看起来并无不适,居高临下的视角反而更清楚。打了一节有好心人上来送票,说下面有一片位置还空着,可以下去。于是径直去到离场边很近的一片,视角从俯视直接变成平视。看球的人很多,最后几乎坐满了整个体育场。全场都是close game,观众一直很high。由于多年不看球,上场球员一个都不认识了,也没想到火箭能混到西部倒数第一。印象比较深的是火箭一个叫神棍(Sengun)的人,技术高出对手一大截,明显和美国球员不是一个路数,但作为中锋身材有点单薄。网队战术还是略高一筹,或者说火箭防守很差,基本出手都是wide open。最后网队靠着一个二线替补连扔了几个三分一口气反超并在主场哨的帮助下赢了比赛。

(此文写于2023/3/11)

晚上去看了附近一个大学戏剧系排演的音乐剧state fair,取材于80年前同名电影,感觉非常不错。首先现场气氛非常好,估计因为是首场演出,所以台下主要是亲友团,每个演员上台时候都是叫好声不断,观众非常捧场非常热烈。其次准备非常专业,请了现场乐团演奏,服化道完全复古设计,中间舞台布景转场非常有序,有的演员至少换过5套服装。第三,演员明显经过长时间排练,尤其在全部近30人同场唱歌跳舞来回走位的时候,没有出任何问题。第四,音乐内容非常紧凑,这在几个重要合唱和舞蹈的场景里面十分突出,可以说高潮一波接一波。第五,舞蹈设计非常好,一开始以为是纯唱歌,所以跳起来的时候完全出乎想象。最让人感动的是结束后观众并没有散去,而是聚集在楼外面等演员换完衣服出门,每出来一个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故事内容比较简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农村人去赶集的见闻,没有什么反转但很温馨。两个多小时的欣赏让我感受到青春,热爱和纯粹。这个show还会演几场,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去现场观看。

(此文写于2023/2/15)

开场前一小时发现还有票在打折,于是临时决定去看脱口秀。想起二十年前和亨利王凑在电视前看leno show,当时中国本土脱口秀是零,也不知道以后谁会用这种形式讲笑话。过了十年黄西火了,80后脱口秀上线,又过了十年线下脱口秀稍见繁荣。然亨利王已变成大西瓜,许多人相见不如怀念。走在寂静的路上,想起几句歌词:谁让瞬间像永远/谁让未来像从前/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Posted in 往事回眸,亦幻亦真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151-160)

Poor Economics

(8/30/2023) 听完了Poor Economics,又称穷人经济学。这本书主要分析穷人的金钱观,财富分配,和应该如何扶贫。这本书的有些观点对后来人的影响很大。中间举的例子大多以印度为主,有些许中国的例子和非洲穷国的例子,大概是因为作者是印度人,对本国底层非常了解。本书出版于2011年,现在回过来看,对于穷人的很多描述都是非常准确的。也和我小时候看到的和经历过的穷人生活非常贴切。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穷人的财富观,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在当今社会,赤贫或者说吃不饱饭的贫穷其实比较少见了,但是穷人更愿意把为数不多的余钱放在能带来短期快乐的事物上,而不是考虑长期的,能提升自己的花销上,比较典型的就是每家都有电视机(十年前智能手机刚刚出现,放到现在应该就是抖音一类)。这本书还详细描述了穷人的教育落后的原因,比如牺牲全家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机会来成全少数,从回报上看这其实是不划算的。再比如因为穷,老师潜意识中会把穷和成绩底下划等号,从而没有教书的积极性,穷人的子女大多也没有学习上的自信心,从而进入恶性循环。这本书后面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述穷人在贷款上遇到的问题,由于穷和缺乏信用,需要钱的时候只能找高利贷借钱应急,稍不注意就掉到坑里。但是用社会组织来提供短期贷款也有很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这本书最后讲了政治上如何解决由于政府缺乏管理能力无法解决贫穷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前面写的不错,从中间借贷开始有点过于琐碎了,有可能是作者对于这一块很了解,希望详细解释,但是没有写好,听起来没有重点,虽然举了很多例子但不知道观点是什么,一直到最后都非常乏味。我个人对于穷人经济学这个话题的理解是,穷人并不是因为笨或者懒变穷,而是由于缺乏机会不得不把大量时间用在重复或者低效的工作上,结果每天自己非常疲乏,缺少和不同社会层级接触的机会,也缺少系统提升自己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同时由于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下层人口的数量也远远大于上层人口,造成内卷激烈,一般的小生意做到一个阶段很快会到达瓶颈。实际上这个话题对于社会每个阶层都是适用的。大部分人到了一定阶段后会放松下来,因为更上一步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仔细的人生设计,从高处往下看,这些人其实都是穷人。

The Most Powerful Idea in the World

(9/9/2023) 听完了The Most Powerful Idea in the World。仅从标题来看的话,这本书有点文不对题,内容主要是讲蒸汽机时代的历史人物。众所周知,工业时代的标志是用机器替代人力,而蒸汽机的出现是人类史上的大事件,从而让人类完全摆脱了利用自然力如水力的限制,从而把生产和活动范围大大拓宽了。这本书像是一部人物群像志,介绍了从文艺复兴开始尤其是热力学兴起的研究开始,人们发现蒸汽受热膨胀的属性,到活塞和密封技术的发明,到机械传动系统的逐渐改进,一共介绍了至少一二十个历史人物,其中包括瓦特,他们在这段历史中都起了关键的作用。本书还介绍了创新制度比如专利制度的出现对于技术推动起的关键作用。书中还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这些人物的经济状况,他们中不少人都是后来开厂,有的成功了,有的并没有。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书名具有误导性,导致我始终进不去,感觉一直游离在全书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当今的机械和燃气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当年的尖端技术很多被淘汰,这些历史人物大多数也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名都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也不是单人的传记,每个人分配的时间有限,所以听上去很杂乱。

Psychology of Money

(9/11/2023) 听完了Psychology of Money。这本书主要讲投资和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很多我已经知道,所以听起来没有那么震撼。但是这些知识对于所有投资人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刚开始学习股票交易的小白。比如获得财富和保存财富是两个完全不同逻辑的行为,很多人因为混为一谈而遭遇惨败。比如复利的关键在于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但有人习惯于使用杠杆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导致不得不中断这一进程。比如理性的行为和正确的行为往往是不同甚至是矛盾的。比如人们习惯于遵从年轻时候的经验指导日后的行为,但世界在变化,永远没有不变的方案。比如肥尾理论,人们成功与失败的大部分原因往往取决于一些很小概率但是发生的事件。这本书结合了个人投资与经典著作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某些理论,虽然不是很深入,但书中的亮点还是很多。这本书到了最后部分开始发力,我觉得尤其后半部分写的非常不错。投资其实是导致一个人心理变化起伏非常巨大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或者经验积累,很容易犯错且知道的时候太迟。强烈推荐。

The Rational Optimist

(9/17/2023) 听完了The Rational Optimist。和一般的书散播焦虑和悲观预测不同,这本书一上来就宣称主题是对人类未来充满乐观。这本书很长,用了大量篇幅回顾人类的历史,尤其是作者认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些关键点。如果一个国家能采纳并政策上支持这些部分,将会获得繁荣,反之则会走向衰落,无论之前多么辉煌。这些点包括:社会工作的精细化分工,自由贸易,全球化,自由市场下的竞争,等等。作者还列举了历史上多个时间段的悲观主义思潮,以及后来被证伪,比如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在化肥等科技发展下无法成立,还有能源危机,气候危机,等等。这本书的一个问题在于,作者的论证过程,尤其是关键部分的论证逻辑是基于叙述式,而不是证据或者确凿的数字。这对于回顾人类社会发展这个大型题目而言,逻辑强度有点不足,比如参照Smil的关于能源的历史论述,作者只能说煤炭价格长期趋于稳定,尽管需求提升了几百倍,但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不能把这个拿做证据说明能源危机不存在,或者并不严重。同样,人类社会过去经历过种种危机但最终没有朝最坏的方向发展,这是历史事实,但不能拿做证据说明以后也不会。作者对于全球化或者自由分工的论证还忽略了一些重要事实,比如财富的两极分化,极端主义的思潮,极权主义,共产主义。他们都是作者宣扬的反面,我们到底应该持悲观还是乐观的态度,这些都被忽视了。最后还要赞扬一下朗读者,这本书在他极强感染力的朗读下,至少提升了一整个档次,相当惊艳。

Culture: The Story of Us, From Cave Art to K-Pop

(9/22/2023) 听完了Culture: The Story of Us, From Cave Art to K-Pop。这本书很长,但非常之无趣,可能和朗读者波澜不惊的语调有关,也可能和我对文化这个题材兴趣不大有关。这本书应该讲的是人类怎样认识世界,然后把对世界的认识转化为某种习俗或者传统流传下来,从而形成了文化。这本书绝大部分讲的是古代史,近现代史叙述的很少,然而对于我最大的问题在于,也许是文化素养的缺失,大部分时候根本不知道说的是谁,叙述的历史也是我很不熟悉的,所以一直听进不去。也许这种类型的书最好能加上图片或者视频,否则仅仅在音频的传播下太抽象了。选择这本书是一个错误。

Black Box Thinking

(10/3/2023) 听完了Black Box Thinking。这本书应该换一个标题,叫Why people don’t learn from mistakes可能更好。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带有反馈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快速进步。这本书一开始用了飞机飞行的历史和医疗保健系统作为正反面的例子,飞机从一百年前开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靠的是不断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失败例子来提高安全性和飞行效率,而医疗系统里面由于医生独大的事实,导致众多医疗事故无法公开,病人遭受本可避免的误诊或者错误治疗。这本书还提到的观点是,追求完美固然很理想主义,但在真实世界中往往是一开始不那么完美,但能快速根据市场反馈改进自己的产品赢到最后。这本书反复强调不要惩罚失败,或者为失败找借口,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对成功的试错。对于个人来说,这本书提到很多聪明的人不能成功,或者成就有限,是因为在人生早期过于顺利导致心理上无法承受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失去很多人生的主动权。这本书后半部分内容很不错,但是前半部分逻辑有点混乱,在一些个例上用了太多篇幅,一度失去了焦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阐述了一个我一直以来隐隐有所感觉但没有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人只有从错误中学习才能有最快速和最有效的进步,一个人掌握一门知识并不在于知道怎么做某件事,而是知道为什么用别的方法不行。本来很想推荐这本书,但是前面和最后一章写的太差了,其他有的部分还可以但是差了一点点把道理讲透彻,有点遗憾。

Factfulness

(10/8/2023) 听完了Factfulness。这本书应该改名叫the world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在这一句话里面了。这本书写的非常拖沓,有很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且反复的出现。比如自问自答的选择题,所有答案都是C,但很多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些东西除了增加时长我想不出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整本书9个多小时,前言就占了1小时15分钟,而且朗读者念的非常之慢,不得不调整到1.5倍速才能正常阅读。我很怀疑朗读者为了凑时长,按照正常语速念了以后故意调慢的,因为1倍速下的声音非常不真实。总之听读的体验非常差,以后应该会把作者和这个朗读的拉到黑名单里面。这本书的中间和后面部分的内容还过的去,作者认为世界不应该按照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做分割,真正赤贫的人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人是挤在中间的部分。所以分成四个阶层比较合理。而通常人们因为惯性或者模式化看世界,导致很多错误的认知,进而影响许多政策。这本书有些可取之处,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插入的十分突兀,逻辑上很不合理,加上可恶的朗读者时不时给自己加戏,这些都导致这本书的失败。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10/24/2023) 听完了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这是硅谷传奇人物Ben Horowitz的半自传半创业经验总结,信息量非常大,听了非常震撼。他早年在网景做高管,后来自己创业做网络托管服务公司,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时候上市,为了求生主动转型做软件,公司股票一度成为垃圾股,历经三次大裁员,最终以14.25的价格被hp收购。但全书的精华在于作者对于创业的总结和经验教训,尤其是对于IT行业的创业总结,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印象比较深的比如怎样雇员工,尤其是中层和高管,怎样恰到好处的打鸡血,怎样体面但快速的裁员,公司发展后怎样提拔,怎样分配角色任务和建立企业文化,怎样搞办公室政治,包括后面的卖公司,所有的两难决定都是创业者不得不面对,且需要自己独立判断做出的。尤其对于IT行业来说,绝大多数创业CEO都是技术出身,几乎不存在把公司交给别人管理的情况,所以压力巨大。这本书非常写实,里面描述的情况确实是大部分创业公司每天面对的,即使作为打工人来讲,也很有意义。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强烈推荐。

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

(10/31/2023) 听完了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Wow,这正是自从thinking fast and slow之后我一直想找,甚至想自己写的书。这本书本质上并没有很多原创性内容,相反是一个关于人类认知误区的大合集,作者找了99种认知的误区并举例,大多数来源于thinking fast and slow和芒格的人性理论。乍看上去很像是读者文摘,但对此话题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每一个误区和其代表案例都是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论证过的,都是认知行为学中的经典。在当前生活中,在网上看到的很多奇特的现象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对应的源头并加以解释,比如小粉红,川普铁粉。每一个点如果展开讲的话都是精彩的长篇章节,很可惜在书中只有几分钟带过。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的索引和目录,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类认知的弱点,但限于篇幅全都没有展开。虽然很多点我早已熟悉,重复学习的时候仍然感觉收获良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比如,为什么洗脑式宣传可以成功,虽然往往人们知道反智和反逻辑的宣传是错误的,但是一旦在长期反复暴露于这种宣传下,人们往往只会记得结论而忘记论证的过程,从而在潜意识里接受。唯一能抵抗的办法就是不去接触,这也算是上网拉黑的理论解释吧。这本书内容非常精彩,其实每个高度浓缩的案例更加精彩,只是没有在书中呈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深刻,值得反复阅读,强烈推荐。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11/13/2023) 听完了Invention and Innovation。这是Smil最新的一本书,主要讲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发明和创新,有的失败了,有的非常成功,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比较失败的发明比如热气球旅行,DDT,含铅汽油,初代氟利昂等,有一些当初畅想很快可以实现,但却出于种种原因搁置或者遥遥无期的计划比如超音速民用飞机,攻克癌症,管道运输,可控核聚变等等。书的最后还对当前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考量,比如广泛使用化肥带来的副作用,CRISPR等新技术。这本书一开始比较平淡,但从中间开始渐入佳境,显示出作者对于近代科技广泛的涉猎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鸟瞰几百年人类科技发展的全貌。有点可惜的是作者没有对近两三年来有可能深刻影响人类未来若干年的发明,mRNA疫苗技术和AI做过多说明。但我仍然学到很多。Smil的科学素养,对于人类重大问题的理性描述和客观总结,深刻影响我对世界的认知。能有幸接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了解在世的伟大思想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我的荣幸。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Spelling Bee

今天(10月27日)去现场观摩了一场初中生spelling bee的比赛。这是美国比较流行的初中及以下带有趣味性的单词拼写测验。规则很简单,就是每人轮流上场拼出考官念的一个单词,如果失败就立即淘汰,如此往复直到最后一人。我今天看的是这个初中所有班级的代表同台竞争,每个班用此方法选出一人作为代表。由于年级不同,实际上每个年级有自己的词库。但在heads up决赛时,规则变为必须答出对手无法拼出的单词,并正确回答自己的单词,才算获胜。这种比赛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词汇量才是获胜的根本。往年都是八年级生获胜,六七年级生陪跑。

今年一开始场上有三十多人,每轮有三五人淘汰。到了二十人后,每轮只淘汰一二人。越到后面淘汰越慢,在还剩九人时中场休息。之后增加难度,直到剩下四人,八年级二人,六七年级各一。其中印度裔三人,华裔一人。此时比赛进入胶着,若干轮内每个人都能拼出答案,尤其八年级单词很难,大部分我从未听说,但两个八年级印度裔对答如流。后来华裔和一个印度裔分别被淘汰,最终六年级生和八年级生heads up。此时戏剧性一幕开始了,八年级生未答出的单词,被六年级生轻松拼出,并顺利拼出下一个(恕我词汇贫乏,根本不知道考的是什么词)。冠军产生了!我也很激动,这个六年级生我认识,还送过鱼。第四名的华裔生我也认识。人生有很多机会碰到牛人,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擦肩而过。

今天的比赛全部初中生都在下面看,气氛非常好,台上没有人怯场。我混在学生中观察,即使在交头接耳,也没有bash台上的人,被淘汰的人都在热烈鼓掌中下台,看上去都很开心。一瞬间我甚至有些羡慕他们。虽然spelling bee不算是什么重要比赛,对申请大学也没什么加分,但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是惊人的,这是长期大量阅读的结果,在如今视频时代尤其可贵。印度裔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Posted in 往事回眸,亦幻亦真 | Leave a comment

阿拉斯加游记

总体感受

完全不夸张的说这是我迄今为止感受到的最好的旅游服务,当然它的价格也是同类型里面最高的,溢价可能超过40%以上。这次我参加的是阿拉斯加的八天七夜游,从加拿大温哥华出发,主要目的地是阿拉斯加南面一个游轮可达的冰川,三个阿拉斯加的城市,包括首府Juneau,一个小镇Ketchikan,和一个旅游地Icy Strait Point,最后回到温哥华。几天的时间里除去上岸的三个白天,其他所有的时间和晚上都是在船上度过的。本来以为漫长的时间会无事可做,特别带了几本书在路上听,结果总共一个小时都没有听完。每天的活动很紧凑也很热闹,很明显行程的安排者有意如此,让人的精神时刻处于兴奋的状态。迪士尼的很多作品非常强调dream亦即梦想,在这个游轮上体现得很明显。就像做了一场梦,从客房服务到晚餐招待,从船外风景到舱内各式电影真人表演,再包括针对各个年龄段,尤其是5-12这个年龄段的各种俱乐部,每天晚上的各种迪士尼主题的三段正餐,和涵盖从早7点到晚11点的各式食物不间断供应,酒水饮料,更不用说各种迪士尼经典卡通人物,公主和当红冰雪女王姐妹时不时在甲板上晃悠,与游客互动。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是游轮上面的服务,服务人员相对于游客人数完全过饱和。早已习惯在美国无人理睬,自己收碟子,而在船上吃剩的碗碟基本上不会超过一分钟就会有人上来收掉。在顶层小孩游水区域,有专门的人时刻盯着地面,只有稍有积水立刻会上去擦拭。房间服务每天会进来收拾两次。在这个船上每天两千多人来来往往,在任何时间任何游客能看见的区域,总是干净整洁,一丝脏乱的的机会都极少看到。即使船中途靠岸在小镇,也有人在几小时的间隙从船外擦拭观景窗。

当然迪士尼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其余类似游轮无法匹及的一点是其创造出的无与伦比的一把IP,最早起家的米老鼠已经几乎接近百岁,出场的时候仍然是一呼百应,全场中心。小孩们喜爱的公主慢慢时代更迭,仍然能推陈出新。早期的白雪公主很明显已经淡出主线,新近的Moana开始和其他公主一起捆绑。卡通人物最近加入了Stitch,看起来人气很高。Frozen两姐妹算是几十年一见的现象级创作,从现场看已经作为迪士尼的顶级ip在营销,如果策划得当的话再火二十年不是问题。设想如此众多的人物和形象以近距离真人,演出和电影密集在你身边轰炸一个星期,无法不在人的脑海中产生强烈刺激。

我时常想,一个演员甚至是普通人,带上一个卡通头套在人群中走一圈,或者化妆成为电影中知名角色,便能如众星捧月,让人如痴如醉,这后面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的类似人物有海尔兄弟,有孙悟空,哪吒,有熊出没等,但论辨识度和号召力还远远不及。人们看到一个形象,首先想到的是背后的故事和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某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瞬间。这个可能是一首歌曲,可能是故事的经典场面,甚至可能只是人物的一个造型。但这个前提是故事本身能够在时间的检验中立得住脚。观众的口味和审美可能每五到十年就有所不同,要创作出普世但又独特的,有所迎合但又能引领的,能受小孩喜爱同时成人不觉得幼齿无趣的,在过去若干年只有迪士尼和皮克斯可以做到如此批量的产出。如今皮克斯早已被迪士尼收编,这方面在未来可是一个巨量的金矿。

一周下来,在船上看了五场比较大的秀,其中三场是迪士尼自己的歌舞演员,一场魔术,一场声乐表演。这几场秀的品质如果在外面演出至少门票价值一百以上,尤其是迪士尼自己的秀,演员的声线非常好,几乎和原唱一摸一样,再加上专门为船上剧场定制的声光电和舞美系统,这是必看的节目之一。加上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服务,精美的食物,和令人震惊的阿拉斯加美景,壮观的冰川,海中翻腾的鲸鱼,和正当季的百万只三文鱼洄游,这确实是我有生以来最特别,最难忘的旅游经历。当坐在直升机上看下面广袤无际的冰川,当脚踩在冰川上从潺潺流动的水中捞起晶莹剔透的冰晶,种种神奇的感觉无以言表。生而为人,我十分感激。

游轮每晚大秀总结

在游轮上一共待了7个晚上,一共有5个比较正式的秀,每个秀大概一个小时多一点。所谓正式就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剧场,大概能容纳1000人左右。这个游轮的游客总共有两千多人,所以每个秀当天演两场,6点一场,8点半一场,这两个时间正好和分配的吃晚饭的时间相近,所以不会出现大部分人集中在一个时间的情况,这是安排上的巧妙之处。在五个秀里面,有三个是迪士尼自己的演员出演,两个中一个是魔术,一个是vocal。下面每个都总结一下。

第一个是迪士尼的秀,叫Golden Mickeys。这个主要以卡通形象和一些百老汇类型的歌舞为主,主打主题是做自己。一开始一个胖胖的报幕员打扮的人腼腆出场一个类似颁奖礼的晚会,然后发现要自己演节目,于是在一些经典电影歌舞的穿插中,也慢慢加入表演,最后一秒换装山鸡变凤凰的形象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中间的电影音乐有的我不是很熟悉,后来查了一下,其中包含了白雪公主,钟楼怪人,泰山,小美人鱼,101只斑点狗,和小姐与流浪汉,可能还有别的。不得不说演员的声线都非常好,在专业里面也都是出类拔萃的。那个报幕员一开始我就预料到要在后面整活,果然从头串联到尾,慢慢的参与的表演也越来越多,最后在金色舞台上携米老鼠一起高歌把气氛搞到顶点结束。

第二个是魔术秀。为了写这个我特地查了下,这哥们叫Chipper Lowell,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把搞笑和魔术结合的表演者。一个小时里面他几乎不停的以极快的语速和观众互动和讲笑话,同时表演魔术。现场对于观众的反应和气氛的调度一看就是多年的表演经验和积累,完全拿捏住全场。以至于后来我只期待他讲的笑话,对于魔术本身反而没那么好奇了。最后一下有点厉害,用下巴支持住十几二十个盒子,同时在盒子背面显示出观众抽的一张卡。中间他特地缓了下来讲述他的成长故事以及和迪士尼的渊源,原来他的父母都是最后一代马戏团演员,父亲是小丑,母亲是在天上荡来荡去的。后来马戏团这种娱乐形式式微,他父亲加入迪士尼并主持设计表演,和大老板沃尔特迪士尼有很多交情,中间还放了很多照片。看到大众娱乐的变迁还是有点感触。

第三个秀就叫Frozen。这基本是用舞台剧把这个电影重现了一遍,比较意外的是克里斯托弗竟然是黑人演员。这个剧最大的震撼就是主角姐妹的声音竟然和电影原唱几乎一模一样,我非常确信这个秀的选角就是声线排在第一位,长相什么的都不重要。比如Elsa的演员和卡通角色差别就比较大,但在服装音乐和舞美高度还原电影的情况下,这些都没有很重要。Olaf是一个人用牵线木偶完成的,做的还可以。这里也可以看出Frozen这个ip在迪士尼的地位,那几乎是顶到天上去了,其他的秀都是串烧,公主也是成群的出场,只有这个电影能单独做一个秀且不需要任何二次创作,只要原样演一遍,观众就买单。而且前一天还在船顶的大屏幕专门为Elsa出场热身了一次,也是万人空巷的待遇。基于此我确定只要以后迪士尼不乱来,这就是未来几十年妥妥的印钞机。

第四个秀是人声A cappella。这个要弱一些,是一个基于阿拉斯加的三人女子组合。这个表演不是很让人印象深刻有几个原因,一是三个人都出身于阿拉斯加,出道只有两三年,还没有什么名气,二是由于完全人声的原因,在这么大的剧场里面,没有器乐,完全燥不起来气氛,加上主唱调动现场气氛的能力也要差一些,所以观众不是很买账。三是我猜想由于版权原因,不能唱一些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所以始终没能形成大合唱的气氛。基于这些观察我猜测她们能来表演可能是因为游轮主要观光阿拉斯加,这算是和阿拉斯加当地达成的某些福利协议,为了推广阿拉斯加的本地文化。

第五个也是在最后一个晚上演的叫迪士尼之梦Disney Dreams,这是个得奖的秀,演出效果也确实很好。故事是一个快上初中的女孩在梦中的奇遇,她见到了彼得潘,彼得潘带着她串联了许多迪士尼经典电影的名场面,包括阿拉丁,灰姑娘,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长发公主,狮子王,等等。最后随着时钟一声声敲响,女孩终于梦想成真在空中飞翔。全场歌舞不断,我也再次要赞叹这些演员的声乐能力,真的是很强很好,几乎没有一点瑕疵。这些电影音乐基本都二次加工了一下,重新编曲有的重新填了词,我对音乐了解甚少,只能感觉到总体更加现代,改编的重点更侧重于在短时间内把歌曲精髓发扬光大。看的时候真的觉得整个旅程就是一场梦,在梦快要结束的前一晚看这种梦之表演非常合适和应景。

这五个秀除去声乐那个外,我觉得都是很值得观看。事实上这种表演尤其是迪士尼自己的精华荟萃也只有在迪士尼自己的地盘上演才是最适合的。如果在主题公园和游轮之外的地方演出,都没有这种沉浸式的效果和体验。所以这些秀基本上是为旅途量身定做,这是必然要观看的项目。

游轮晚餐总结

特别为晚餐写总结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太有特色了。关于游轮上吃的话题我会在后面单独介绍,这里只讲晚餐。在船上有七个晚上,每个晚上都是正餐,包含为前菜,汤或者沙拉,主菜,和最后的甜点几个部分。由于船上人多,晚餐时间段分为6点和8点15两个,在上船前必须选一个。由于我们买票比较晚,所以只有8点15的剩下。事实证明前几天比较痛苦,后几天习惯了就好得多。这个游轮上一共有三个比较正式的餐厅,分别叫Triton,Tiana’s Place,和Animator’s Palate。同一个时间的人在三个餐厅中的一个用餐,具体在哪里是船上分配的,我们最后在Triton两次,Tiana两次,Animator三次。这三个餐厅每个都是带有主题的,Triton就是小美人鱼和海上主题,Tiana是青蛙公主和新奥尔良主题,Animator就是动画主题。比较有特点的是,第一天我们去的餐厅,服务的一个主要侍者,年级比较大,一个从侍者,是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有一个侍者主管。我观察一个餐厅大概有五十多桌,每桌取决于家庭大小,三四个到十几个人不等。一个餐厅的侍者主管大概有三四人,一个侍者大概负责五六桌的样子,关键是这三个侍者以后每天晚上就指定负责对应的客人,所以就算换了餐厅,每天也会看到同样的侍者,这给人某种亲切感,第二天后,每个侍者也基本上看到负责的客人,马上能叫出名字。而且侍者晚上服务后,早上和中午会轮换别的地方比如自助餐厅干活,这样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吃饭时会突然看到自己的侍者也在这里,并被认出和叫出名字时,立刻感觉非常不一般。这是第一点特色。

第二个特色就是主题晚餐了。每一天每顿晚餐都有自己的主题,比如Triton是小美人鱼主题,Tiana是青蛙公主主题。Animator是动画主题,有一晚是Frozen主题。在每个主题下,侍者的服装,桌上的餐具形状,和菜单的选择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个餐厅,不同的主题下,吃的也完全不同。比如Triton有一晚是小美人鱼主题,菜单上就有小美人鱼电影中角色的名字,侍者穿着小美人鱼主题的服装,有一晚是海上主题,侍者就穿着航海制服,菜单上也和大海有关系,这就是说七个晚上侍者有七套不同的衣服。出了主题餐厅后还有其他餐厅通用的服装,我观察天冷的时候一套,天热的时候一套。比如在Tiana里面,有青蛙公主的演员来回走动和食客打招呼,台上有人奏乐唱歌,再比如抹黄油在面包上的刀具,在其他餐厅是普通形状,在Animator就是一个画笔的形状,因为这个餐厅翻译过来就是就是动画调色板。这种细节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感觉非常震惊。晚餐食物也做的非常细致,尽管我不是西餐爱好者,也能看出这种级别的食物绝对不是外面一般的餐厅能做出来的,就算不是米奇林的级别也差不了多少。估计按照纽约的物价,这种类似档次和格调的餐馆轻松每个人消费60美元以上。

第三个特色是Animator里面的动画展示。Animator餐厅装修非常现代,墙上挨个挂着大屏幕显示器,里面播着各种动画场景。比如有一天晚上,刚开始时候显示器播放着用画笔从白纸开始勾勒出迪士尼各种卡通人物的头像和动作,让人可以看到某个卡通形象是如何一笔一划完成的,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可以看到开始给画好的黑白卡通人物上色,再到后来,卡通人物变成动画,这就是一个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展示。还有一天晚上,刚去Animator的时候给每人发了一张纸,要求画一个人的头,身体和手脚,并简单上色和签名。然后侍者拿去给电脑扫描,饭吃到中途的时候,显示器上用动画显示出每个人画的小人走路,和跳舞的场景,类似于食客的画作也加入了动画大家庭,最后再显示出每个人的签名。这种技术上实现其实并不困难,但是创意非常有价值,第一次看到的话可以说非常非常惊艳。

阿拉斯加观鲸,冰川及三镇游记

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阿拉斯加。众所周知阿拉斯加属于美国,但是出发点和回程点温哥华在加拿大,所以来回都会涉及到出入境的问题。但这不是难点,意外之处在于,加拿大和美国手机信号并不通用,甚至有的美国手机运营商在阿拉斯加都没有信号覆盖,所幸这次带了几个手机,在加拿大用了一阵漫游,还好数据并不贵,但在阿拉斯加只有一个手机有信号, 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可惜。船上也有wifi,内部是完全免费的,但连出去需要收钱,而且相当贵,1G的数据要90美元。在阿拉斯加上岸了就好多了,信号都是满格,充分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触碰。

这艘船的线路时时改变,应该是受到天气等季节性影响。但是每次应该固定去阿拉斯加首府Juneau,和Ketchikan这个特色城市。这次我们先去看了一个冰川,然后第四,第五,第六天依次去了Icy Strait Point,Juneau,Ketchikan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是早上到,船停在港口七八个小时,然后下午出发。看鲸鱼比较多的是在第二天去看冰川的路上,和回来第七天的路上。在每个港口下船后还有很多自选的娱乐项目,有的可以乘坐小船去近距离看冰川,鲸鱼,或者钓三文鱼,有的是陆上项目,比如坐索道,吊车,狗拉雪橇,还有的坐水上飞机等等。当然票是有限的,先到先得,而且每个地方有十几个项目,在短短几小时内,也不可能全部感受。比如第三天冰川面前,来了两三艘小船可以把乘客接到更近的地方慢慢观看,大船只能在较远的地方停下,这时候的票显然更加抢手。

这次有幸看到很多鲸鱼,并不是电视中那种巨型的,而是很多幼鲸,这从体型上可以看出。很多鲸鱼在海里翻滚或者喷比较小的水柱,用望远镜看的很清楚。第一次看实物确实很兴奋,鲸鱼是海洋里最大的生物,也是少数海生的哺乳动物。我对鲸鱼的印象可能还是动画片里面比较多,长大后看了一些动物纪录片,当然还有人类著名的捕鲸历史。作为游动的蛋白质,人类一直以能猎杀远大于自己的生物为荣耀。保护海洋环境,尤其是鲸鱼也不过最近几十年的时间。想象一下,一百年前的人类和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鲸鱼在这百年间任然遵守着大自然定下的规则。不知谁是最后的幸运者?

第一次上岸的地点在Icy Stait Point,这是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最近的居民聚居地也有十几英里远。我们买了坐索道上山的票和一个坐小型公车转悠的活动。这个地方的山相当陡峭,索道从远处看几乎是直线上下,距离也极远,靠腿爬山根本不可能。到山顶后周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此处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如果从下船的地方作为海平线的话,这个高度差是相当惊人的。这里还有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高空滑行索道,从山顶一滑而下,飕飕的破空之声方圆数十里都能听到,如果有幸坐一次估计这辈子也满足了。整个阿拉斯加虽然纬度很高,气温较低,但因为空气湿润,植被相当茂盛,也被称作雨林,或者叫海岸线温带雨林。我们来的夏天反而是雨林的旱季,冬季雨水更多,当然也更冷。这里的植物大多是高耸入云的松树,不同于其他的松树,这里的树完全没有侧枝,完全一门心思往上垂直生长。地球上的奇观往往仅仅是自然的选择,这里也不例外。我们在山顶时而水汽弥漫,周围陷入迷雾中,时而豁然开朗,白云在脚下,怡然天地间。这种因为潮湿和高海拔导致的场景快速变化与峨眉山金顶和黄山光明顶有些类似,但此处植被茂密程度远远大于另外两处。与之相比做公车转悠的活动反而显得一般,坐着敞篷旅游车在山顶的公路上前行,可能是因为这里太大了,开了许久都一直在盘山路上,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登顶或者远望的打卡点。最后在一个有点勉强的地方拍了些远望崇山和大海交织的画面。付费项目结束后还有几个小时自由活动,我们在山脚附近转了转,意外发现一个巨大无比的秃鹰窝巢,建在海边几个巨高无比的松树顶端,目测直径至少三米以上,下面有巨大的树枝支持,远看就像一个柿子形状。由于太高只能从下往上看,据别人讲这里刚有老鹰出没,我们等了一会也没看到动静。一个冷知识是,阿拉斯加的秃鹰数量占了全美的70%以上,阿拉斯加的海岸线总长超过美国其余所有州的总和。在船靠岸的地方旁边有一个博物馆,展现当年当地人捕鱼和加工三文鱼罐头用的机械,还有很多的三文鱼罐头壳随意放置。另外一个冷知识是,当年有很多中国来的劳工包括妇女做这种剖鱼,刮鳞,清洗等工作,因为手脚麻利。博物馆还有很多珍贵的录像展示彼时捕鱼船工作的场景。工人拿着叉一戳一个准,把小船上打捞的三文鱼抛到岸上。整个应该在上世纪20-30年代。博物馆周围还有很多民宅,排列整整齐齐,虽然小但有的打理的很不错,还特意挂上私人领地勿进的标识。末了我们在岸边用石子打了一会水漂,迎着夕阳和海风,看岛屿,海面,群峰,山峦,和密密麻麻的松树林。回船的路上,发现一只秃鹰一动不动端坐在船尾的一根缆绳柱子上,据说已经好几个小时了,不知道是不是先前住着豪宅的那位。

第二天去了Juneau,与第一天上岸后休闲游不同,这天的行程非常充实,紧凑到几乎误了回船的时间。船上规定下午4:45必须回来,我们在最后一分钟才急急忙忙赶上。我非常确定我们是最后上船的,因为从市中心回去的公车上只有我和Teddy二人。上船前一个警察不紧不慢的查看证件,我心说你看个毛。本以为游轮是吓唬大家早点回去,结果上船后船真的马上开走了。这天也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我们一早坐了直升机直接降落到冰川表面,来了次亲密接触。最为震撼的是直升机从远到近接近冰川的全过程。一开始不知道往哪里去,上天后远远看到一大片白蓝相间的东西在山坳里,周围被云覆盖,正想着是不是的时候,直升机已经直直的朝着这个方向过去。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种直升机,加上驾驶员一共七人,只有前后两排,前面坐二人加驾驶员操作的空间,后面四人。上飞机前还要自报体重,超过的要加钱。驾驶员已经熟门熟路,没有任何废话,上了直升机就起飞,到了就立刻下飞机。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上去了除了震惊就是震撼,大脑一片空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顾着拍照和摄影。话说接近冰川后,驾驶员特地绕了一大圈,展示从天上俯视冰川的宏大场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冰川表面并不是平坦的或者光秃山包,而是由于冰雪与下面岩石的巨大摩擦作用产生的类似翻起鱼鳞状的规则柱状物,连绵不绝。冰川有着特有的蓝色,这是因为下层冰被挤压后水中空气几乎完全被排挤出去造成的特有的折射现象。类似的情形我多年前在科罗拉多山上的一个湖里见过,由于阳光照射的原因有的地方常年冰雪不化,有的冰被挤压后甚至比水还重沉到水底,并显出特有的蓝色。而这么大规模的蓝冰排列整齐的呈现在眼前,给人的惊诧程度远远超过想象。飞机降落后,早已有等待多时的导游凑上前来给人讲解。他们之前就呆在一个不远的帐篷里。随着介绍我也了解了更多关于冰川的知识。比如我们脚下的冰川有三百英尺厚,前面看到的壮丽冰川厚达九百英尺;冰川融化速度相当快,他们甚至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找新的直升机降落处,所以每个人去参观的地点都是经常变化的;冰川上经常有黑色泥状物,这并不是土或者灰,而是岩石被常年挤压的结果,这是所谓的冰川泥,据说有美容效果;由于众多原因,预计本冰川将在本世纪内完全消失。冰川上有裂痕,仔细看下去深不可测,这是冰川在移动导致的。我们踩在冰川上,周围常常看见融化的雪水,随手一捞就是一块冰晶。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冰晶,太神奇了,完全是不规则形状,像皇冠,像手环,反射面非常多,在阳光下几乎要亮闪瞎了眼,也不是冰块类实体,中空的部分非常多,十分之轻。游玩了一阵后,直升机接我们回去。一路上我时刻觉得太有幸了,竟然能看到这些完全没有想到过的东西。以前的探险家要经过九牛二虎之力,有的冒着生命危险,才能到达这些地方,现在的人们只要用现代的工具,便能轻松享受以前极少数人能触及的高度。这些东西只能称为“浑然天成”,本是自然的结果,但对于第一次看到的人来说乃是上天的恩赐。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看高峰,第一次看日出,无不如此。回去后便是自由活动时间。由于Juneau是阿拉斯加首府,所以自然会在城中心闲逛。期间我们吃了本地特色帝王蟹,参观了州政府大楼,说是大楼其实有点夸张,只是历史建造比较久而已。在大楼门前有购买了阿拉斯加的大功臣,当年的国务卿William Seward的纪念雕像,这哥们花了国家七百二十万就名垂青史了。他也是和林肯同时代的人物,和林肯一起被暗杀,不过他运气稍好只是毁了容。参观完离四点半还有两个多小时,我们说着能去个什么地方呢,看地图有个矿工纪念馆在城边上,走路半小时,于是决定过去看看。本以为和Teddy一起脚力快没问题,没想到真的远,完全走出城区到山里面去了。这里要说明一下,这次阿拉斯加几个港口城市都是依山而建的,山都很高,植被很浓密,山上的雪水化的时候沿着山顶流下来,常年累月后侵蚀了岩石,就成了溪流的形状,远远看去非常壮观。从首府出去不出10分钟,就到了背靠的后山。这里有山有水有桥还有类似火车轨道,植物种类丰富,非常像四川青城山。走了一会后路越来越小,更像是去上山远足的路径,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把博物馆错过了。又走了一会,在山里面终于找到了这个叫last chance的博物馆,于是精彩的部分又开始了……准确的说这是个淘金博物馆,里面摆满了当年淘金的很多装备,包括大型鼓风机。这个位置应该就是以前淘金的工厂,后面就是运送矿石和矿工的火车车厢和轨道。此地在半山腰,又人迹罕至,看门的老头看到我们到来异常激动,我观察登记表发现上次有人来参观还是昨天。老头不停向我们讲述这里淘金历史。原来阿拉斯加也是著名淘金圣地,Juneau从下面船上看山是绿油油的,从山背后看那可完全不同。老头拿出卫星地图,原来就在我们身后的山上有着好几个巨大无比的圆型坑洞,这都是淘金时候留下的遗迹。老头喋喋不休的讲解,当年如何用炸药炸开岩石,再把岩石分作小块用火车运到山脚,在海边用水或者水银进一步加工,把岩石里的金矿物质洗脱出来,第一步如何如何,第二步如何如何,然后卖给下游工厂继续提炼。淘金应该持续了至少几十年,但因为二战戛然而止。二战后州政府出台了保护的法令,加上黄金作为货币地位的消失,淘金作为一个行业也慢慢消失了,现在遗留下来的就是巨大坑洞,和在海边的碎石。此时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们游轮停靠的码头就建在一大堆碎石上面,而这些碎石正是当年淘金的废弃物。沿河两岸,有至少七八个这样的大型碎石堆。老头说还有些后来被发大水的时候冲走了。说到此处我真的很想去看山后的大坑,地图上看距离已经很近了。然而此时时间有点紧张,老头还在拿出一堆石头详细解释什么石头上有什么矿,和假黄金长什么样等等。又等了一会,我不得不抱歉说我们该走了,老头有点不舍,拿出地图告诉我们可以走另一条路回去,这条路是沿着以前的铁轨重新铺上的木头,风景很好。此时已经不可能去看人工坑了,我们决定就走这条路回去,并全程录像。这条路确实不错,新铺的木头枕在以前的铁轨上,走起来又平又快。然而走到底的时候,发现比预计的路线多绕了一大圈。这下有点慌了,现在离开船还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但距离比我们上山的时候要多很多。于是两人慌忙连跑带走的回去。路上我想着,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打车,但这地方人烟稀少,路上的车也很少,主要客源就是游轮,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等到一个车还是未知数。正想着的时候,手机没电关机了,于是只能专心的快走回去。刚回到市中心就看到一个接送客人去游轮的公交车。我赶紧问几点了,他说4点35。我长出一口气,看来这次回去有保障了。从市中心去游轮要开10分钟,我赶紧催他快开车,司机司空见惯般拿起对讲机说了什么,只听见有两个人如何如何,看上去是给船上人的送话。然后告诉我这是最后一班车,我们已经赶上了,而后出发。所以我们应该是最后上船的一波人。这一天最后过的很刺激。

第三天去著名的Ketchikan。这个小镇有名在常年下雨,下雨量达到每年160英寸。几乎一年超过60%的时间都在下雨,而且雨量巨大。我们到的这天运气不错,天气晴朗,还有点热,到了下午稍微阴了点,等到下大雨的时候船刚好出发。这个小镇另外出名的原因在于这是三文鱼洄游的圣地。每天8月间世界各地的三文鱼都会不约而同的回到这里,逆流而上,沿着一个小溪想尽一切办法一直向上游。因为这里是它们的出生地,也是生命结束的地方。据说此处的环境极好,非常适合三文鱼繁殖,三文鱼来这里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到出生地产卵,交配,然后死亡。下船后走不多久就看到著名的小溪The Creek。我正思考在哪里看到三文鱼的时候,瞬间被黑压压一排排的三文鱼惊呆了。原来三文鱼很大,每条至少半米到一米长,背部是黑灰色,这和小溪融为一体,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水底的颜色,这种盛况就像高速路上塞满了车,大部分三文鱼挤在这里,过段时间勉强向前游几下。小镇也算有点历史,非常贴心的沿着小溪修了一整条看三文鱼的路,我们沿着路上行,一路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三文鱼,到一个水流湍急的地方,我几乎脱口而出,“这不可能游上去”。溪流里有很多大石头杂乱无章的,水花溅起来有一两米高,仔细看有三文鱼,经常有从上游被冲下来的,这意味着前功尽弃了,还有游错了方向的,被卡在石头里动弹不得,只能等涨水或者死去。偶尔有几个积蓄力量后奋力一跃,成功者寥寥无几。这时我明白为什么下游这么堵车了,这就是鱼跃龙门的现实版。继续往上走,水流平缓些,这里有很多的三文鱼在休息,因为前面有更残酷的考验。在一个桥下,有连续二三十米的距离水流极为迅猛和地形复杂,每隔几秒,都可以看到某条鱼奋力往上跳跃。这就是刻在基因里面的本能。鱼的跳跃其实随机性比较大,我观察大概鱼能感觉到水流的方向,所以跳的时候尽量迎着水流。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地形,经常有跳错方向出现,也许技术不好,也许别的原因。有的鱼直接跳到岸边,有的跳到石头上。这就是自然选择,千辛万苦游到这里,还要继续和同行竞争位置,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跳,如果力竭,立刻被冲到下游,如果方向错了,只能等死,如果不会跳,那无论如何也过不去。这种竞争的残酷性比人类的选拔,个人在社会中的奋斗要难上太多太多了。沿着小溪继续往上走,来到一片更宽阔的水域,此处水更浅,三文鱼的位置和游动方向看的一清二楚。这里迎来的是新的挑战:人。很多人在此钓鱼,应该说这不太人道,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喘口气,力气也差不多了,繁殖地就在前面,但万恶的人类真会挑地方。这个地方钓鱼的难度近乎于零,首先鱼太多了,其次能到这里的几乎都已用尽全力,稍微看到一点食物本能就飞扑过去,我看到扔出钓鱼竿一般两秒就有鱼上钩,轻轻一拉就提到空地上,然后熟练地去头,去鳃,虽然没有开肠破肚,但小孩已经看得目瞪口呆,面如土色。继续向前走,这里终于有一个人工繁殖的设施。应该说能到这一步的都是成功者,这天设施没有开门,但可以看到里面有好几个直径十数米的环形装置,外接着小溪向外冲水。应该是三文鱼在里面交配,然后等小鱼长大一点后从这里出去,开始它们新的生命旅程。整个过程即使说不上惊心动魄,也算是难上加难了。据估计,每年有一亿五千万条三文鱼从这里走向大海,而能回来的只有两百万条,占比百分之一,更不用说最后能成功有始有终的。溪边沿途都是三文鱼尸体,我估计每天有人收拾,本来应该更多。很多鱼游到了最后鳞片都已经没有了,浑身白色,和前面黑灰色成鲜明对比。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太大还是已经油尽灯枯。我站在溪边一条巨大三文鱼径直游到手上被我一把抓起,很明显它已经疲惫到无法控制方向了。最终我还是放回了小溪中,目送它被溪流带到远处。看完三文鱼后我们还看了一个砍木头的秀,因为今天天气不错,在室外也没有下雨。这个表演是迪士尼和当地人共同完成的,观众全都是迪士尼游轮上的,开场时候高飞人偶还出来带小孩做运动,搞热场上气氛。然后就是砍木头比赛,两组演员比赛在限时内把脸盆大小的木头砍作两段,还有别的玩法,比如双人锯木头比赛,单人锯木头比赛,电锯木头比赛,爬树比赛,水上转木头比赛等等。全场小孩很多,气氛非常热烈,尖叫的时候几乎把我耳朵都震破了。可能这种比较原始的,纯粹以欣赏肌肉爆发力和带有破坏性质的活动 – 砍木头,更加能刺激人心中的野性吧。中间还请了两个观众去比赛扔斧头,就是距离五米开外把一根巨长无比的斧头扔出去,要求钉在一个木桩上。而有个观众现交现学竟然成功了,全场欢声鼓舞。而我意外发现,另一个随机挑选的观众竟然是晚餐坐在我们隔壁桌的,真是天下无处不相逢。

游轮服务观察

迪士尼游轮的服务我认为是相当成功的,成功在于整体的设计和很多精心设计的细节。前面说过通过晚餐对口固定服务生,人为的在七天的时间里成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在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就比较牢固了,到后面每次吃饭见面时候,已经从一开始的惊喜到后面的某种信任,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其实完全可以每次随机安排座位,随机安排侍者,这不会对吃饭本身这件事产生影响,但是这种稍微的改变让乘客的心理好很多。再比如有天晚上晚餐时,侍者告诉我们不要先走,晚上有神秘客人到场。我们一直以为是米老鼠或者什么人物,但等到后面发现的是所有侍者鱼贯而入,随着音乐一起拍手唱歌对游客表示感激。这种很小但持续的意外的惊喜一直保持到最后离开。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是,每天有专人会进房间来清理两次,都会整理床铺,收垃圾等等。这个人也是专门的,也就是七天内总是这个人对口这个房间。而每天整理完后,她都会放一个用毯子折起来的动物形状,打开来就是睡觉的毯子,并且折的形状每天都不一样。有时候是兔子,有时候是大象,有时候是龙虾,等等。我相信这种程度的服务绝对不是自发的,而是公司要求的结果。再比如我确信迪士尼有要求每次服务人员见到乘客时都要主动打招呼,因为船上休息舱过道很小,那些清理房间的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在忙着收拾。每次经过时,他们都会说一两句话,有的人很害羞,声音小到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或者打招呼的方式有点尴尬。这一定也是公司的要求,而不是本能的行为。顺带说一句,迪士尼船上的雇员来自于很多国家,我们这条船上有大约700多服务人员,来自于50多个国家。这不光带来了多样性,还大大降低了雇佣成本。据说迪士尼游轮上一般员工工资虽然不高,但已经可以达到某些国家平均工资的五到十倍。中间几天我有机会和侍者以及收拾房间的人聊过几句。以下是记录。

房间服务:她叫Lal,来自印度,但长相和常见印度人完全不同。她说自己来自印度北部和孟加拉国接壤附近。来迪士尼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钱。她以前在别的游轮干过,来迪士尼因为这里付的工资高得多,虽然辛苦点。她一个人负责16个客房的每日清洁,包括早晚各一次的房间打扫,放床和收床。每次出去和进来,基本上都看见她在干活。她刚进来还不到一年,一直在这条船上做。说周围的人基本都是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员工,打算熟悉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去其他的船,比如去加勒比海和欧洲。工作之余靠岸的时候也可以下去看看,但是时间比较短,只有一两个小时。她这个工作需要连续在船上干六个月,然后休息两个月。

侍者主管:他叫Ricco,来自印度尼西亚。他以前在别的游轮做过,两个月前才加入迪士尼,直接做侍者主管。他有个八岁儿子在家。这人一看就很会来事,负责的十几桌客人第二天就能把每个人的名字叫出来。他有个特点,就是特别会逗小孩,或者讲笑话,或者扮动物走路,三两句就把小孩弄得哈哈大笑。他非常满意这个工作,连续在船上干三个月,就可以回家休息两个月,来回的机票都可以报销。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游轮不让带家属,以前工作的游轮还可以带家属上船。

主要侍者:他的名牌上叫Toto,真名很长,来自菲律宾。他已经在迪士尼船上干了25年了,算是半辈子献给这里。在几个人里面他明显游刃有余很多,可惜没有机会多聊几句。

助理侍者:她叫Dawn,来自苏格兰。这是船上为数不多来自发达国家的服务人员,她刚加入不久,还显得非常兴奋。她说她22岁,来船上就是感受一下到世界各地旅行,这条船夏天开阿拉斯加,冬天开澳大利亚。她说在悉尼船会停两个晚上,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出去逛。虽然刚加入才几个月,已经知道船上加她只有四个来自苏格兰的老乡。船上每个人都被她苏格兰口音迷得不要不要的,都喜欢听她说话。

船上还有更多并不和乘客直接对接的服务人员,比如打扫清洁的,收碗碟的。船上的自助餐和其他快餐类型的餐厅都在顶楼。我感觉迪士尼并不鼓励游客自己收拾餐具,而是尽量使用侍者,因为他们知道餐具如何收拾且更有效率。船上除了水杯很少有一次性的餐具,所有的碗碟收回去洗干净再用,连餐巾纸都不提供,而是使用餐巾布。船上的食物质量很高,虽然在船上几天,知道食材是提前运到船上的,但吃起来完全没有冻过再解冻的感觉,鱼虾非常新鲜,且很干净,我在船上吃过的虾无论是生的还是熟的连虾线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船上还碰到过一件小事。一天看电影的时候座位栏杆上一个扶手被扭断了,大家也没有怎么在意,但第二天过来就已经被修好了。可见游轮是用远超过陆上美国和加拿大的服务员和顾客的数量比创造出服务。也许其他游轮也是如此,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Posted in 往事回眸,亦幻亦真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141-150)

Being Logical

(4/17/2023) 听完了being logical。这本书并不长,主要讲逻辑的理论和人们通常犯的逻辑的错误。全书有点干,除非对理论有兴趣,一般情况下很难听下去。我觉得培养逻辑能力,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另一反面需要在实际中找各种例子进行逻辑挑错。这种例子在自媒体时代比比皆是,比如党国的宣传,美国左右两派的报导很多时候都无法逻辑上自圆其说。至于逻辑的理论,只需要知道A->B只与非B->非A等价,而和剩下其他所有的推理都不等价,就够了。讲逻辑从道理上讲不难,但是在实际中有各种各样的陷阱,人也会被有意无意误导。对待外来的信息,始终保持谨慎和客观的立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成为一个讲逻辑的人。

Conscious

(4/26/2023) 听完了conscious。这是一本很短的书,主要讨论conscious,或者意识本身。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还是可以的,人们以为自己有意识,思想是独立思考的产物,却不知一切都在大脑的控制下,某种意义下所谓的意识只是认知系统下面的傀儡。书中举了砍假手但人会痛的例子,我正好看过这个视频。书的后半部分开始讲哲学意义上的意识和外延性质的讨论,这时候我慢慢赶不上作者的节奏了,感觉抓不住要点。总的来说获得了一些知识,如果能展开来讲,节奏放慢点可能收获更大。

What If? 2

(5/2/2023) 听完了what if? 2,比较失望,这本书沿用了第一本的风格,表面上看是作者回答一些小孩或者大人的奇怪的问题,同时进行科普。和第一本有所不同的是,这本书的问题更加狂野(wild),而且有很多比较雷同的地方。比较常见的就是关于宇宙,星系等大尺度下的提问,有很多问题从受过教育的眼光看非常无知。不可否认有时候孩童的问题虽然简单并且肤浅,但是代表了人在缺乏相应知识的情况下最原始且直白想要获得答案的冲动。比如有人问开着车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要多长时间,或者吐口水要多久能把游泳池填满。这本书显然没有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比例,以至于大部分都局限在人的自然认知和星系框架的比较下,听起来重复性太高,令人疲惫。

Why You Eat What You Eat

(5/5/2023) 听完了Why you eat what you eat。这本书写的相当好,它的价值即使在朗读者糟糕的表现下也掩盖不了。这本书分析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几乎涵盖了一般人能想到的所有方面。比如人的味觉其实和嗅觉紧密相关的,美食首先刺激的是嗅觉,让人产生各种联想才有了想吃的冲动。比如人的味觉并不准确,喜欢吃重口味的人大多是因为基因的原因味觉不灵敏。比如人们对食物的认知和文化,食物形状,进餐灯光强弱,周围音乐,甚至碗的大小都有关系。比如人们对于甜食或者软糯食物的热爱有着更深刻的童年记忆的印记。书中列举了很多研究的结果,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有的研究价值并不大,但是作者能阐述非常清楚,并能用来说服读者,这是很了不起的。我很感激作者能让我重塑了食物观,解释了一些曾经有所感受,但无从解释的食物上面的问题。这本书的最大败笔在于朗读者毫无情绪的朗读和比较快的语速。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本关于食物认知方面的书,虽然有的观点不能完全同意。强烈推荐。

Stress Less, Accomplish More

(5/16/2023) 听完了Stress Less, Accomplish More。这本书是讲meditation的,顺便给作者自己的冥想项目做广告。我以前接触过冥想,但这本书写的很一般,如果一个人从未接触过冥想并听了这本书的话,十有八九会产生很深的不信任感。当然这本书在某些方面有启发意义。比如我认识到,冥想本身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调整心态和修正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并与内心的焦虑和解。归根到底,还是人们对于思维的模式和思想的产生方式了解太肤浅了,不得不用一些比较外围的方法来探究。从这本书来说,写的不好的原因在于一开始吊住读者胃口,一直到一半的时候才开始讲有用的东西,然而又开始讲没用的内容。全书7个小时完全可以把冥想的本质说的很清楚,但本书把相当的篇幅浪费在以实践者口吻讲冥想给自己的好处。我认为在这种问题上,个例并没有说服力,过多的个例反而起到反作用。

Upheaval :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

(6/4/2023) 听完了Upheaval: 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这本书主要以七个国家为例,讲述不同国家在面对危机时候的应对以及后果。七个国家包括芬兰,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全球性的危机,比如气候变化,能源等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这本书应该分成两本,一本专门讲单个国家面对危机时的应对,一本专门讲世界性的危机,因为它们中间的共通性比较少。其次,我认为这本书的写法上存在问题。以这种题目为例,或者更侧重于历史,少量加入个人观点和评论,或者简单描述历史,但有个人的比较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介于两者之间,所以从历史叙述上看,差了一些对这些国家做出历史性选择的深层原因,从观点上,又觉得作者由于希望对历史的叙述是客观的,而没有把自己内心想法说透彻。所以总感觉差了一点意思。全书开头有很长一段是作者的自述,讲述他自己当年面对危机时候的选择,但最终书中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个人危机和国家危机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总的来说,虽然这本书很长,达到18个小时,由于要回答的问题太多,或者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太多,给人的感觉反而是太短了,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当然,作者对于七个国家的历史描写还是可以的,如果分成两本书来写的话,可能会更好。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6/17/2023) 听完了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这本书写的不错,有点像随笔的写法,作者读了Adam Smith的著作之后随意写了点感想,加上和现代人生活的结合和评论。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听这种读后感还是很有启发。比如人为什么会产生同理心,为什么在陌生人和朋友碰到困难的时候产生截然不同的表现,人的幸福感源于何处,当然还有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述。这本书写的非常顺畅,朗读者的气质和本书也很契合,应该说魅力十足,开始听了就不容易停下来。小小的问题是由于基于随笔的写法,没有中心和论证,听到后面很快就把前面忘记了。唯一记得的是亚当斯密的名言”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love and lovely应该是人一生追求的目标。

The Beekeeper

(6/19/2023) 听完了The Beekeeper。刚听了几分钟就知道借错了,听完后甚至为作者感到尴尬。如果说这是小说,是编的故事,我觉得还能说得过去,但作为非小说类和企业管理类著作,那就太糟糕了。书中的故事大概是,作者全家去一个农场散心,偶遇一个养蜂人,养蜂人告诉作者一些蜜蜂族群的故事,比如蜂后和工蜂的上下关系,蜜蜂族群的生存和挑战,等等。作者联想到可以拿来用到企业管理中,用蜜蜂群体的管理和合作的方式来运作一个公司。作者作为一个公司老板,用email写了几句话发给公司员工,于是高能的部分来了,公司员工看了之后激动得不行,不光把几句话打印出来挂在墙上,还写了大段的心得体会并按照指示进行自我总结与自我剖析。作者写了什么呢,在我看来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比如“公司就像一个蜂巢,只有每个员工受益了,公司才能发展好”这种。更加可笑的是,在书的后四分之一仔细描写了员工看到老板指示后的心理活动和表现,有的人如醍醐灌顶般开窍,有的人从不理解到欣然接受,一发入魂。朗读者的表现也很糟糕,把听众当小学生,读的非常慢,而且全程配以轻松搞笑的情绪,但这本书完全不是这个路子。总之最差之差评。

Why We Forget and How to Remember Better

(7/14/2023) 听完了Why We Forget and How to Remember Better。这本书前面比较硬核,主要讲大脑记忆的原理和回忆即取出记忆的机制。应该说人类对于大脑记忆的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这本书总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试图从根本上解释关于记忆的各种问题,比如人是如何产生记忆,记忆是如何存贮在大脑以及大脑的哪个部位,记忆是如何增强或者消失的,为什么会出现记忆的偏差而往往人们坚信是正确的,为什么老年痴呆症会丢失短期记忆,但长期记忆会保留,等等。这本书前半部分写的非常精彩,几乎回答了关于记忆的所有问题,几乎可以媲美thinking fast and slow。有意思的例子比如忘记名字是正常现象,和早期Dementia没有关系。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有个特点就是更难记住被告知的不要做的事情,而更容易记住被告知的要做的事情,因为大脑处理记忆的某部分出现了问题。全书的后半部分有点灌水,花了很大的篇幅告诉大家如何锻炼记忆力,且举了很多例子。我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主题,如果分成两本书会更好。况且没有证据表明锻炼记忆力对于预防大脑老化有帮助,所以对于书中的例子记住pi前50位到底有多大意义,我还是心存疑惑。但无论如何这本书回答了我长久以来对于记忆的很多疑惑和问题,且前半部分干货非常多,强烈推荐。

The Ugly History of Beautiful Things

(7/20/2023) 听完了The Ugly History of Beautiful Things。这本书主要讲了人类历史上一些表面光鲜美丽的事物背后的黑暗面。列举的事物有:玻璃,香水,鲜花,丝绸,钻石,大理石,等等。实事求是的说,这本书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就已经predictable,我几乎非常确信作者要讲什么内容,后来作者的确在这个框架下写作。但是和一些白左为了追求观点正确而近乎虚伪的表述不同,这本书写的非常让人能够接受,不光是文字上面,在朗读者的口气上也非常接地气。比如一开始作者就写她年轻时候爱慕虚荣,所有的钱都拿来打扮,直到现在年纪大了也会不断追求外表漂亮的事物,即使知道其背后有不堪的剥削或者劳工的血泪。作者也没有劝说读者抵制或者割席,只是以平静的口吻描述这一现状。整本书听下来非常流畅,我时常想,社会就是应该这样运作的,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或者物质条件,即使这件物品完全背离了它本来的样子。这和道德无关,和弱势群体也毫无关系,是人类本能的对好物的追求造成了需求,并需要社会提供商品来得到满足。当然这本书还可以探讨的更深入,但在全书一开始的设定下,我认为本书的内容正合适。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131-140)

Rules of Estrangement

(1/24/2023) 听完了rules of estrangement。这本书写的非常好。这本书主要讨论成年子女和父母疏远的问题,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帮助了很多父母和子女的严重疏离,在书中也举了很多例子。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讨论的很透彻清楚,作者也不止一次写明,成年子女和父母的疏离,事实上有很多是无法解决的。大部分时候,父母和成年子女的矛盾从子女成年独立后出现,伴随着离婚,再婚,心理问题,性取向,毒品,年少时候的教育,孙辈的教育,文化冲突,社会变迁,甚至于心理医生的怂恿也是造成疏远的重要原因。作者举的很多例子很有代表性,有很多与我亲眼见到亲身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作者主要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帮助缓和关系,因为这种关系里面父母永远是弱势的一方,但也是最难改变的。我觉得所有人,不管有没有类似的家庭矛盾,都应该读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强烈推荐。

Noise

(2/6/2023) 听完了Noise。这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作者多年后的另一部著作。这本书主要讨论noise对人,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对人的影响。全书的逻辑是首先介绍noise,noise与bias的区别,人们为了消除noise所做的努力,各种noise的细分,pattern noise,level noise,occasion noise等等,如何减少noise,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取舍,等等。前半部分写的非常好,详细剖析了noise和bias的区别,noise在统计学上的描述,和各种noise的消长,等等。后半部分有点重复,尤其在某几章节用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和大量人物的对话,感觉和作者一贯的风格有冲突,不知道是不是本人写的。除开这些,这本书干货满满,我甚至觉得朗读者速度太快了,时不时需要慢下来思考。我唯一不太理解的是这本书大量使用了法官判案作为例子来阐述noise。众所周知英美法系里面法官对于案件有很强的的主观判断,所以从客观讲,偏差是相当大的。但是从案件的角度看,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用noise的标准来衡量判案的公正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全书讨论后的结论是开放性的,这大大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和接受作者观点的程度。我个人觉得,如果使用稍微更有衡量标准的例子,效果可能更好。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对noise这个题材感兴趣,这是一本必须阅读的书。强烈推荐。

How to Live

(2/7/2023) 听完了How to live。这本书比较短,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本书如此低级。首先作者朗读水平非常拉垮,朗读的声调和蔡奇在老江追悼会上的主持几乎一致,就是每个字无一例外拉长了读完全破坏了正常语言中的节奏。过了一会发现其实作者是可以正常说话的,那么这样朗读除了拖延时间外完全无法解释。其次,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之糟糕且前后矛盾。刚开始给人的感觉作者的人生哲学类似老庄,鼓励大家摒弃所有物质羁绊和社会化生活,自己种地做饭,断绝一切可能和外界有牵扯的生活方式。然而到了后半段,又鼓励大家周游世界,游戏人生,放浪形骸。关键作者在描述上还非常极端,语气居高临下,一副上帝指点众生的模样。我很好奇作者本人又是如何活着,游历过多少国家,是不是从不买房,把所有钱都买股票。这本书几乎是我听书以来的下限了,虽然不是一无是处,但不是我喜爱的风格。

The Secret Life of the Mind

(2/20/2023) 听完了The Secret Life of the Mind。一开始没想到这本书很硬核,干货很多。这本书主要讲人的意识方面的很多知识,包含了有很多比较有趣的发现,比如婴儿比人们想象的更早具有意识,即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再比如第二语言使用了人脑的偏逻辑思考的部分,所以当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使用第二语言吵架或者和人交流会更快的冷静下来。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比较新的研究成果,由于我听的时间不好,很多没有记下来。这本书还是值得再学习一遍的,强烈推荐。

You Just Need to Lose Weight

(3/16/2023) 听完了you just need to lose weight。这本书主要讲社会对胖子的误解和歧视,里面列举了若干常见的对肥胖人士的错误认知。比如把肥胖和懒惰与缺乏自律画等号,比如语言上用fat形容令人厌恶的人,等等。然而我并不认同作者的某些观点,比如作者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对胖子的系统性歧视,然而在论证中缺乏有力证据,说服力很弱。整体来说,我很不喜欢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故意夸大其词,混淆逻辑,尤其在书的前半部分逻辑很混乱。其次这本书的写作上也有问题,很多时候一个观点反复说好几遍,同时在描述比较抽象的社会现象的时候不知所云。我感觉不是作者故意注水,而是自己根本没有把问题想清楚,或者写作能力不行。比较失望。

12 Weeks to a Sharper You

(2/26/2023) 听完了12 Weeks to a Sharper You。这是keep sharp的作者的新书。这本书主要告诉读者怎样保证身体,尤其是大脑的健康。书中号称12个星期,其实可以理解为12个方面,因为他们并无时间上的先后联系。比如饮食方面,锻炼方面,睡眠方面,社交方面,冥想方面,等等。这本书虽然比较短,但是涵盖了几乎所有健康生活的知识点。里面的内容至少90%以上我都知道,但并不妨碍听书的乐趣,因为作者写的非常干练简洁,几乎没有一句废话。这本书以结论为主,大部分原理和实验过程并没有提及,但我完全相信作者的结论,这也和作者本人朗读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听出作者强大的自信和说服力,由于keep sharp的书在前,这本书的内容稍显重复,但是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

The Carbon Almanac

(3/11/2023) 听完了The Carbon Almanac。和预想的不同,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全球变暖的合著,有很多作者参与了编写。带来的问题就是整本书缺乏清晰的逻辑和论证过程,以及许多简单的结论性语言和内容上的重复。也许这本书作为快餐型读物或者工具书或者阅读还可以,但是作为有声书来说过于简单直接了。与之对照的是比尔盖茨的那本书,两本书主要内容很相似,但是那本书明显更加深刻,因为论据很全面很强,听起来让人信服。举个例子同样是劝人吃素不吃肉,这本书除了反复呼吁不要吃肉外并没有什么有说服的道理,但是另一本书从数字上做了详细的计算,从营养学上比较吃肉和吃素的区别,从现实角度比较真肉和假肉的异同,以及从心理上分析人对于肉的依赖性原理。两相比较后者要强大的多,因为使用了足够的篇幅和思考。这本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意义的内容太多,比如对国家碳排放打分,再从1到100一个个念出来,这完全是浪费时间。总的来说这本书作为快速知识点还是可以,但是重复和无效的内容太多了。

Feeling good!

(3/11/2023) 听完了feeling good!,完全没有feeling good的感觉。这本书比较短,主要讲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和消极思想作斗争。实事求是的说,我听了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大部分内容都已经知道。而且作者在写作的手法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整体来看就是比较平庸,就算是给年轻人打鸡血,也感觉差了一点力道,听完了比较有印象的就是作者非常推荐“写下来”,心情不好的时候写下来让自己不高兴的原因,感觉挫折的时候写下来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起床后写下来让自己兴奋的文字给自己打鸡血,等等。作者感觉缺乏写作经验,我觉得很多地方描述的过于简单了,有的地方又过于理想化,明显不可能在实际中操作。

The Optimism Bias

(3/28/2023) 听完了The optimism bias。这本书写于10年前,但是里面的观点并不过时,而且里面的一些事实被别的书讨论过,也有更深层次的结论。这本书主要讲人的认知中乐观性的偏差,意即人的意识中存在比事实更乐观的观点。比如在明确知道概率分布的情况下,人往往对于自己有更乐观的估计,举例来说,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驾驶技术超过50%以上的人,绝大多数人会过高估计自己确诊癌症后的存活率,而这些人对于客观事实往往有清晰的认识。书中还提到,历史上美国人民对于未来信心最高的时候,往往在大萧条的最低谷。书中还提到,人往往对于某些记忆深刻的回忆有着异乎寻常的自信,尽管这些记忆并不是事实。比如对于911的回忆,很多人对当天的回忆非常明确和具体,但实际上并不准确。书中提到,当人在低谷中的时候,乐观的人往往会通过比较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从而快速走出情绪的低谷。这本书还提到一旦人们做了某种决定后,往往会下意识的找出更多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决定的正确性,反而造成了判断上的偏差。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人如何认知世界,在复杂的事件中做判断和选择,并通过某种麻痹机制保持乐观,讨论的非常细致。中间有些实验的设计和结论,我觉得值得商榷,但非常值得完全集中注意力阅读,有机会我会再读一遍。强烈推荐。

Jellyfish Age Backwards

(4/2/2023) 听完了Jellyfish Age Backwards。这是至今为止听过的最好的关于aging方面的书。这本书总结了最新的几乎所有关于衰老的研究结果,并解释了很多看起来互相矛盾的结论,比如强免疫系统一方面帮助抵抗微生物,一方面又加剧衰老。这本书刚开始有点半硬核,需要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但是后半部分不需要理解专业名词也能听懂。这其实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写作能力。听书的时候一度有些恍惚,感觉回到了听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的时候那种强大的知识带来的冲击。这本书并不长篇,但总结的恰到好处,面对的受众群体虽然不需要专业知识,但需要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有,微生物对衰老的影响,为什么献血可以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反而加速衰老,人体需要一定的stress,锻炼好处很大,高胆固醇并不一定是吃出来的,膳食纤维很重要,如何看待结论相反的实验,等等。这本书值得反复学习,强烈推荐。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