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总结(121-130)

Thinking in Bets

(11/10/2022) 听完了Thinking in bets。这本书主要讲如何做决策,在有限的经验下或者带有成功概率的过往案例中。换言之,如何辨别过往的成功是策略正确,但运气不好,还是策略错误,但完全凭借运气。如果不能辨别的话会对当前的决策产生完全相反的选择。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更深入的题目,那就是人往往是结果论,仅仅凭借结果来简单评判当时选择的对错。作者是职业牌手,所以对这个问题有很深入的思考。打牌有个好处,那就是人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判断,大多数基于本能,同时结果如何马上就能知道,反馈非常快,只要善于总结的话有很多的数据来源。可以想见这套体系有很多用处,小到炒股,大到人生的某些选择。这是作者系列作品的第一本书,里面有很多牌桌和体育比赛的例子,有很多点只是提到并没有深入下去,但我觉得带来的思考很多,强烈推荐。

A Molecular Away From Madness

(11/13/2022) 听完了a molecular away from madness。这本书一共讲了9个故事,每个故事的结构都非常一致。一般是先讲一个人脑子坏掉的故事作为引子,然后跳回若干年前人类对这个病种的研究,成因和可能的治疗方案,最后回到故事。病人最后大部分都死掉了。回想起来,这本书讲了9种大脑常见病变导致的认知能力异常,有的是基因原因,有的是免疫疾病,有的未知比如阿兹海默,有的是化学分子中毒。从讲故事的角度这本书写的很不错,不光有病例,也有对病症的发现,治疗历史和很多八卦,对于认知疾病或者脑部病变有兴趣的,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或者科普书籍。这本书风格有点独特,强烈推荐。

Atlas of the Heart

(11/21/2022) 听完了Atlas of the Heart。准确的说这是一本讲情绪的书,作者描述了在若干的场景下人可能出现的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从中文语境看,常见的情绪有喜怒哀乐,但实际情况中人的情绪远远多于这四种情况,作者认为有87种。在英文下很多看起来相似的对情绪描述的用词其实并不完全一样,所以这也是一本对英文词汇有相当要求才能完全听懂的书。我觉得可能对于英语母语的人比较自然,但是对于我这种第二语言的就比较吃力了。因为要描述情绪的话一定要用准确的用词,作者用了一部分篇幅仔细区分了若干情绪的异同,其中也引用了大量心理学家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比较硬核。我认为这种对于情绪的细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非常有利于在自省的时候了解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和找出底层的原因。我印象比较深的比如,作者指出人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会产生嫉妒心,反而更容易嫉妒自己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比如负面情绪并非是一件坏事,比如愤怒甚至不能算作一种情绪。我听过作者以前写的dare to lead,相比而言这本书有了脱胎换骨的进步,感觉作者写这种问题更纯熟,朗读也更自如了。这是一本值得集中完全注意力学习的书,强烈推荐。

Quit

(12/8/2022) 听完了quit。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主要讲放弃。作者是thinking in bets的作者,我也刚听过那本书,这本书比那本书写的更好。坚持和放弃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长久以来人们经常歌颂坚持是美德,放弃是耻辱。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合适的时候放弃反而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本书讲了很多关于放弃的故事,有的听上去容易然而实际中非常难以做到。第一个就是在登珠峰时候面对近在咫尺的峰顶选择回头下山的故事,当然还有更多类似的故事,创业者在付出巨大的成本后放弃项目,普通人放弃职业转行,作者甚至提出放弃顾问的提法,专门教人如何选择放手。这本书给我很大启发,放弃和坚持都同等重要,人们更多时候被坚持二字蒙蔽了想法,失去了自身更多的可能性。作者写法上很克制,没有过于偏激于一方面,举例恰如其分。全书的精华在后面三分之一处。书中提出的观点值得反复回味,强烈推荐。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12/18/2022) 听完了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这是Bill Gates的关于气候变化的一本比较重要的书。顾名思义这本书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避免因为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全球性灾难。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只有碳的净排放是零,即在温室气体的吸收和排放平衡的条件下,气候变化才能够避免,然而给人类留下的时间已经非常短暂了。当前的全球的碳排放不光是石油的使用,还有建筑,畜牧,以及能源相关的下游产业,这些都不是朝夕之间可以被替代的,实际上当前也没有可以替代的技术。从现实的角度看,作者认为首先应该大力推广电力作为主要能源,大力发展肉类的替代品研究,还有新材料的研发。作者也着重强调了各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作用。由于这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所以里面很少硬核的内容,算是老少皆宜。全书从头到尾讲了很多有潜力的技术,比如发电的技术,储能的技术,如果第一次接触的话会觉得很有意思。听完全书给我的感觉是,如果把碳中和作为一个终极目标的话当前人类所处的位置还差的很远很远。但是至少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回顾过去几百年的变化和发展,对于这种大的历史性转变,人们已经总结出很多的经验。当前的科技发展比以前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在未来必将会出现更有效率的能源使用方式和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到时候全球气候变化不再成为问题也为未可知。强烈推荐这本书。

Wild Problems

(12/20/2022) 听完了wild problems。这本书并不长,但是写的很有意思。作者非常善于围绕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展开,反复的讨论,而且写的很有趣味,给人很多思考。总的来说,这本书讲如何做困难的决定,有很多时候是没有参照,没有经验,情况不断变化中,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去把做决定的过程量化。一开始作者讲了一段历史,就是达尔文年轻的时候曾苦恼要不要结婚,反复思考了很多利弊并用手稿写了下来。作者提出这种写下正反两面的做法本身是存在偏差的,比如达尔文主要的担忧在于结婚后缺乏足够的时间做他感兴趣的事,所以大部分反面意见其实都这个相关。作者指出事实上任何把做决定量化的努力都是不完美的,尤其在于一些很难抉择的决定上。 作者也指出用个人利益上的收益作为衡量标准也是有问题的,人们很多时候做出的决定实际上对个人利益没有好处。只有遵从内心,遵守自身的原则出发,做出的决定才不会后悔。作者写这个题目明显是大材小用了,我打算听他写的其他的书。

Roots of Human Behavior

(12/25/2022) 听完了roots of human behavior。被标题骗了,表面上讲是human behavior,实际上讲得是黑猩猩的behavior,因为人是黑猩猩进化来的。这是一个类似于讲座的合集,分了十二节课,每节课讲一种黑猩猩的behavior。应该说这应该是当前对黑猩猩的行为最全面的一个总结了,简单来说的话,人和黑猩猩因为是同源,所以在很多行为模式上有很相似的地方,以前人们认为的所谓泾渭分明的区别,比如创造工具,用火,理解语言,和社会性等方面,黑猩猩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并不是完全不会的,但是和人的区别也还是比较大。无论如何黑猩猩都是最接近于人的物种,比其他所有动物智力上要高出许多。

Born to Run

(1/2/2023) 听完了born to run。这算是一本神书了,从我最开始听书的时候就想听这本书,一直没有立等可借的。现在听完了,我比较能理解一些人的评价。这本书的写法比较迷幻,类似于剧本,小说,和非小说类科普读物的集合体,简言之是非主流。这本书从封面上看是介绍一个以擅长跑步的闻名的中美洲部落,但内容掺杂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故事,前半部分听的时候完全呈现的是电影的既视感,到了中间开始夹杂着作者的观点,包括对跑步鞋的猛烈批判,跑步是人类胜出尼安德特文明的重要原因,还有对于极限跑步的详细介绍。书中的几个重点人物,大概有5-6个,我觉得都不是平常人,想法和生活方式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和想象的。本书的写法也十分不羁,但不知怎的听上去并不违和。这本书的朗读者也非常加分,水平很高。他同时算是比较高产的朗读者,我已经听过好几本他读过的书了,包括在我心中排名前三的书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还有一些别的。总之这本书很特别,算是一个异类吧。

To Sell is Human

(1/8/2023) 听完了to sell is human。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一开始从推销员讲起,然后以小及大,谈论了很多人性和认知的东西。推销员这个行业是随着商品极大丰富兴起的,然后随着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到对称,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性为主要切入点的行业就逐渐消失了,但是从广义上讲,推销的本质其实并没有变,那就是说服对方购买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现在已经没有了推销员这个中间环节,更多的是服务方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推销。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讲,把推广观点,说服对方同意自己,或者教育也称作sell的话,那么sell的用处就很大了。讨论sell的本质实际上是在讨论如何影响别人,如何掌握人的心理。作者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有一些和thinking fast and slow是相通的。这本书的文笔也非常流畅,强烈推荐。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1/15/2023) 听完了Nonviolent Communication。这本书是作者本人读的,应该说效果有点减分。这本书是讲如何与人沟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敌意。作者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我认为是真实的例子,人在交流中会有意或无意的掩饰真实的想法,或者用情绪化,结论化,和用模糊指向性的方法表达意见,这样不仅会造成对方误解,也会加剧矛盾的恶化程度。但我觉得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对于一般人语言上描述事实和表达诉求的标准要求太高了,一般人说话或者抱怨的时候,不会达到作者要求的完全准确和客观陈述事实的要求的。但是作为这本书的学习者,应该知道至少对于自己的情绪积累和表达的时候,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用这个要求,这样可以迅速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和为什么自己被困扰的真实原因。作者在书里面有很多重要的观点,不知道是不是他首先提出的,在现在已经广为接受了,比如和人沟通的时候尽量不用情绪化下结论等带有观点性的词语,也不要下推论,而是客观清楚的阐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或者当自己愤怒或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是这种情绪是自己的期望没有满足产生的,而不能归因于别人。书里面用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例子,我觉得分析的很透彻,一般人如果没有了解这些观点的话,是很难自省的。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111-120)

Breaking the Age Code

(9/8/2022) 听完了breaking the age code。这又是一本标题党的书,内容和书名打了明显的擦边球。我以为是抗衰老的书,但这本书实际上只讲了两件事,第一,衰老是自我和社会对高龄人的双重暗示,你只要不觉得自己老,就会活得更久。第二,现代社会对老年人存在系统性的歧视,应该比照LGBTQ人群的做法,把对老人的歧视放到政治正确的语境中去,比如禁止针对高龄人士的负面词汇,好莱坞电影里强制加入老年角色的比例,等等。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客观真实,这种人为切割群体,打着为部分人群请命的口号,实则为了个人出名,而不顾客观现实,甚至曲解科学实验结果(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对于书中科学部分的批评),这是值得警惕的。这本书完全按照畅销书的写法,灌水的部分占了大概80%,我觉得书的附录才是全书的总结,看这部分就够了。这本书算是消遣读物,千万不能当真。

Collective Illusions

(9/15/2022) 听完了collective illusions。总的来说比较失望。这本书开头写的很好,讲人们为什么总是被少数人代表,尽管大部分时候少数人的观点并不是主流,但一旦小众观点形成之后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去逼迫其他人接受。这点在网络时代尤为明显,也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国家利用来分裂人群(我对于此点有疑惑)。我原以为会从这里开始讨论下去,没想到作者开始拉扯别的内容,到了最后都没收回来。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容太分散,缺乏一根主线串联,听完后面完全不记得前面已经讲过什么。更糟糕的是举的例子和内容没什么直接联系,更加缺乏记忆点。我只记得一点说碰到对方要代表你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声音让别人听到。其实人的认知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极易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所以要时刻警惕,并能够分辨出具有破坏力的影响才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可惜很遗憾这本书没有往这个方向深入讨论。

Anxiety

(9/19/2022) 听完了Anxiety。这本书写的不是很好。字面上,应该是讲如何解决焦虑,实际上这本书也写了,比较实用的一个是每天以写信的方式记录心情,从而缓解焦虑的症状,一个是做冥想,还有一个比较深入的办法就是找到焦虑真正的原因并解决它。但这本书贯穿始终大量讨论对于死亡的焦虑,比如亲人去世导致的焦虑,或者对于死亡的未知恐惧而产生的焦虑。加上作者是做临终关怀的,举了大量类似的例子,我觉得书名应该改成比如“如何面对死亡”这样的更贴切,因为实际上人们的大部分焦虑和死亡关系并不大。这本书写的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喋喋不休的重复同一个点,或者在一些细小的地方篇幅过大,加上表达上也并没有出彩的地方,所以听起来非常沉闷。

The 12-hour walk

(9/23/2022) 听完了The 12-hour Walk。这本书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地方,一开始看书名以为是励志的书,没想到听了一会之后,真的是叫人步行12小时。这本书的结构和写法非常聪明,作者亲自朗读也大大增加了有声书的体验。这本书有点像自传,但在每章的结束写明这和走12小时的关系。如果像很多书一样,把这部分类似于理论的部分放在每一章的开头,后面再讲故事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反向的做法感觉非常有力量,可能是前面故事的部分写的太好了,当读者还在回味的时候趁机加入打鸡血的内容给人非常受用。作者早年在金融公司工作,后来为了参加奥运会毅然辞职去全职训练。当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成功转型搞极限运动,足迹遍布南极北极和各处的高山顶,保持了多项世界纪录。步行12小时并不是目的,而是锻炼意志力的手段。虽然书并不长,但我感觉很受启发,强烈推荐!

Radical Curiosity

(10/2/2022) 听完了Radical Curiosity。这本书一开始就听起来很费劲,写的非常理论,很像enlightenment now那本书的感觉。作者是从社会的角度谈论如何提高创造力,比如教育,媒体,很少讲个人应该如何如何。从中间开始慢慢的和这curiocity没太大关系,夹杂了作者自己很多私货,和对当前社会的很多看法,比如blm。不否认作者对于很多社会现实有自己的理解,文字功力也很深厚,对于我而言听起来虽然不是很有兴趣,但整本书还是很顺畅。总的说来,我觉得文不对题的时候,就应该换个标题,否则就是对读者的变相欺骗。不喜欢这本书。

The Brain Fog Fix

(10/8/2022) 听完了The Brain Fog Fix。这本书出乎意料,写的很不错。这本书主要讲述如何从食物和日常生活习惯入手,解决健康的一些问题。表面上讲大脑的健康,实际上涵盖的面很广泛,食物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很具体,连吃什么东西,什么牌子都列出来了。坦率的说,我对作者全面倒向有机食物的倾向不是很赞同,但是作者实际上也明确表示,使用健康的食品并不意味着多花钱,因为很多非健康食物其实也不便宜,反而要明白什么应该购买,什么不能购买。这本书写的非常清楚和细节,我觉得,如果读者听完了还不能付诸行动的话,那一定是读者自己的问题。这本书是作者自己朗读的,这是完全的加分项,因为作者明显知道整本书的卖点在何处,非常有说服力。虽然我不完全赞同作者对于代糖,味精,大豆油,非有机食品,转基因和一些别的东西的看法,但就这本书的写作和观点输出来说,强烈推荐。

You Are Not Listening

(10/12/2022) 听完了You are not listening。这本书的内容正如标题一样,提醒人们要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然后,就没有了。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这种观点也要写出一本书,听的时候就是观点的重复和再重复,虽然作者试着从不同角度阐述,但这种直白的观点实在太难发挥了,听起来就是反复的说同一件事,至少讲了四遍。到了书的中后部分,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突然转到现代耳机设备对听力的损害上,虽然可以和听这件事情扯上关系,但这种转折显得过于勉强了。全书唯一的亮点是作者文笔不错,听上去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和内容上可以吐槽的地方。从心理上讲,一旦听者对内容产生了抗拒性,一定会不自觉的去审视书中不能自圆其说的部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还是在平均水平上的。

The Great Age Reboot

(10/15/2022) 听完了The great age reboot。这本书是讲衰老的话题,和前面的The brain fog fix比价类似。前半部分讲一般性关于衰老的理论,后半部分讲解决方案。这本书读的很有特色,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本人朗读的,总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力,或者一些排比罗列的地方以极快的速度念过去。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本书的内容在科学性上很严谨,不知道会说不知道,没有结论也会说没有结论,尤其在后半部分非常明显。整本书一气呵成,中间稍微有点跑题,也不知怎的朗读者换了几次,有点突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总结了当下对于抗衰老最前沿的研究,和各种补品的推荐,非常细致。这应该是当前一般人能看懂的抗衰老的最好的科普读物,强烈推荐。

The Metabolic Approach to Cancer

(10/17/2022) 听完了The Metabolic Approach to Cancer。这本书基本上完全胡说八道。实际上,我一直想找一些打着科学的旗号但逻辑混乱所以结论错误的文章作为反面教材,来锻炼思辨能力,这本书从头到尾完全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值得驳斥的地方太多了,几乎一无可取之处。这本书号称完全靠食物就可以治疗癌症,基本逻辑是,古人很少得癌症,癌症出现和现代化工业同步,化学分子有毒,所以只要避免一切工业化生产的食物,癌症将不复存在。当然书里面还有很多荒谬的结论,比如癌细胞主要通过glycolysis代谢,所以只要不吃葡萄糖,改吃protein走ketosis路线,就不会得癌症。再比如宣称转基因食品的DNA片段会改变methylation致癌,所以要避免一切转基因食品。古人吃动物内脏和骨髓,所以我们也应该吃动物内脏和骨髓。同时这本书为了唬住人放了很多非常专业的词汇和研究作为证据。但凡稍微有过研究经历的人会发现,首先这些研究大都很偏门,有的并非科学界共识,其次就算这些研究结论靠得住,也不能支持作者的说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宣扬伪科学。

Out of My Mind

(10/27/2022) 听完了out of my mind。这本书是一本给儿童看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口吻讲一个渐冻症儿童的励志经历,“我”从小不能说话,也不能移动,但是完全可以听懂对方在说什么。这本书讲了“我”从特殊学校开始,经过一系列自我的提升,到后来可以用指点单词板的方式和人交流并开始学习,最后参加百科知识问答比赛得到全国第一,到达人生巅峰的故事。如果这不是小说是真人真事,那么的确有价值,但是如果是小说的话,就大打折扣了。小说里面几个重要角色的塑造都比较失败,比如几个反面角色,诊断的傲慢医生,特殊学校的不负责任的老师,bully的同学,都显得特别的虚假和脸谱化,而正面角色,“我”的母亲,则格外睿智,能说会道,几乎是完人,而“我”的父亲,完全在小说中消失了,人物形象是每天忙的很,对家里人不闻不问,也没说清忙些什么。小说尤其失败的是在最后一段,为了制造一个drama编了一个很假的故事。关键这个故事和整本书的励志还带点轻快幽默的基调完全不符,明显是为了制造人物冲突而硬写出来的,然后突然间书就在这里结束了,看不出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拿掉的话整本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最多读起来比较平淡。但放这个故事尤其在书的结尾,就像吃饭到了最后突然发现有一大坨老鼠屎在下面,除了让人作呕外,不会有任何回味的兴趣。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101-110)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3/9/2022) 听完了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这是一本外国人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书,长达37个小时,也创下了听书的新记录。此书写于1990年,所以写到六四就结束了。尽管如此,这也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巨著。和中国史学家对近代的划分不同,作者认为中国的近代史从明末开始,所以这本书是从崇祯即位的风雨飘摇的明末开始的。和其他著作明显不同的是,作者非常小心避免在书中加入个人观点,所以全书都是以第三者的客观角度讲述的。尽管这本书相当长,但对于近代中国近400年历史而言,很多著名事件也只能点到为止。这本书更加侧重于政权的更迭和政治人物的兴衰,所以叫“近代中国政治史”可能更为恰当。作者的文笔很好,虽然没有到行云流水的程度,但是足够让人一口气听下去停不下来了。朗读的质量也非常高,对于中国如此之多的人名地名,几乎没有明显的错误,这是极其不容易的。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内容。越接近当代内容越详尽,所以80年代的中国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事实上,1949年后的内容占到了几乎全书的四分之一。作者对于中国的历史是相当熟悉的,但更令我震惊的是作者叙事的重点几乎和我高中时学习的历史一模一样,除去一些敏感事件,我几乎以为一定有一方抄袭了另外一方。无论如何,虽然写书时作者没有预料到邓小平会有92年的南巡,也不会预料到中国30年后会有经济上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和政治上的倒退,但就历史而言,这是一本极好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地覆天翻,提醒我们很多名字几乎被遗忘的仁人志士。这本书也有一些遗憾,主要在于过于重视客观性的叙述而缺乏某些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当然这也许是作者故意为之,否则观点先行的话影响本书的观感。听得时候我时常感受到个人在历史中的无力。历史确实是由许许多多的人推动的,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彩和无奈。历史犹如舞台剧,能上台露脸的人已经少之又少,而能留下最深印记的更多是一个个悲情角色。人生短暂甚至快于流星划过,这本书能将最亮的一瞬间记录,已经不能再苛求更多。强烈推荐之。

Immune

(3/22/2022) 听完了immune。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讲免疫的最好的科普读物。在听到不到10%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要强烈推荐本书。这本书涵盖了免疫系统迄今为止所有的重要概念和重大发现。众所周知人的免疫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尤其近二十年人们对免疫的认知有了极大的知识更新。我很多次学习免疫,结果都是一头雾水,这和缺乏好的教材很有关系,因为大部分知识还没有进入教科书。这本书的作者自称为科学作家,虽然不是职业科学家,但是书中对于各种细胞和功能的描述是极其精准和谨慎的,能把如此复杂的系统介绍的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实际上是极其困难的。我认为没有人在实际中能够通过一遍的学习就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所以这本书是非常适合入门和反复阅读的,因为文字非常易懂,知识点准确且毫不陈旧,实际上作为消遣读物也非常适合。这本书前半部分比较硬核和较多干货,主要介绍免疫系统的概念,重要细胞和它们之间的调控。后半部分比较接地气,介绍一些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疫苗,养生,过敏和最近的covid。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每个人阅读,尤其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当下。我甚至在听完后马上听了第二遍,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强烈推荐之。

The First 90 Days

(3/31/2022) 听完了the first 90 days。这是一本针对职场leader在刚开始履新时候写的书,事实上,我认为这本书的目标对象大概只有人群的5%不到,因为适用的情形非常特殊,时机也很特别。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写法比较老套,但是越听下去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讨论了很多职场上要注意的细节,如何对待新上司,新下属,新的平级同事,如何短时间建立信任关系,避免颠覆性犯错,书里面提出了许多非常具体的建议,同时这些建议非常有意义,几乎涵盖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有人说,leadership是天生的,但是,就算一个人没有这样的天赋,通过实践和书本的学习也完全可以做一个广泛意义上成功的leader。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一本在职场上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书,就算你现在用不到,也应该知道已经有人做过精辟的总结,比自己走弯路要好的多。强烈推荐。

101 Essays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

(4/24/2022) 听完了101 essays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不得不说这是我听过的几乎最粗制滥造的书了。顾名思义这本书收集了101个短文,且不说为什么是101个而不是100个,也许是商业的需要,也许是吸引眼球。更让人震惊的是,每一个短文的标题模板都是“xx个原因你应该如何如何”,或者“你要做的xx件事”,每个短文里面真的以一二三四的顺序列举这些要做的事情,但每件事只有一句话而没有任何展开。这更像一个outline或者书的大框架,但可读性极低,听上去只感觉朗读者在数数。同时里面的内容也参差不齐,有的内容其实很有道理,但由于一句话带过,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就转移到下一个了,但有的内容明显凑数根本经不起推敲。这本书的感觉就像以前看的读者之类的杂志,总有一页的内容比如叫“xx个你应该去每年度假的原因”,然后这本书搜集了101页这样的。当然也可以反向操作,比如可以每天在blog上贴一篇这本书的短文作为鸡汤,可以贴101天。总之这本书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结构组织的很差,不建议阅读。

The Story Paradox

(5/15/2022) 听完了The story paradox。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人天生就是喜欢听故事的动物,人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尤其是故事类型的叙述左右,所以谁掌握了讲述故事的诀窍(注意不是话语权),谁就更能掌控人们的思想。前面几章主要讲述宗教故事对早期人类的影响。中间几章讲故事如何影响世界(比如好莱坞的编剧和故事创作者),人们为什么喜欢小说类型的虚构故事,为什么好的小说结构都雷同结局大多正面,而新闻故事多悲观和负面。后面几章讲近年来最著名的drama大王特朗普如何通过出格言论吸引眼球达到个人巅峰。总的来说这本书与我想象差不多,但是开篇几章写的太糟糕了,尤其是把“故事”的外延拓展的太大,逻辑上无法自洽,完全没有说服力。作者认为要对story teller保持高度的警惕,应该用科学战胜人性中对故事的依赖性,但是又无法提出具体的手段,于此显得非常空洞。这本书的问题在于,作者极力把所有的问题都往story上面套,但人的思想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把人们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原因归咎于story teller本身太勉强,写起来很费劲,听起来也很吃力。书末作者特地提到中国政府对于人民思想的全方位控制,我以为会有深层次论述,没想到很快就结束了。这本书有的章节写的还可以,但是整体不行,有点可惜。

Unmasking Autism

(5/21/2022) 听完了Unmasking Autism。与我预期的不同,这本书主要针对的人群是autistic people,并且告诉他们如何面对自己,去掉伪装。这本书作者本人就诊断出autistic,所以有一部分内容是作者自己的亲历。虽然不是autism领域的专家,但我听下来总体觉得作者对于autistic过于理想化了。作者提到人群中有1-2%的人具有autism的症状,但是我认为绝大部分人都是比较轻微的,或者说,如果不去做诊断检测,本人是不知道自己是autism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当一个个体与环境无法融入,但是还是可以勉强维持表面关系的时候,个体是否应该选择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还是撕下伪装完全做自己。大多数时候这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虽然作者鼓励做自己,但我认为现在社会还没有准备好,做自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在书里面作者缺乏系统性的论证,虽然举了一些成功的个例,但缺乏代表性。在书的最后举了一些作者自己autistic的例子,我觉得完全就是在说我的某些时间段的经历。那么,怎么去界定autistic behavior,对于这些在模糊地带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的autistic people,应该何去何从?这都是听完这本书以后产生的问题。

Principles

(6/24/2022) 听完了Ray Dalio的principles。由于这是大佬的著作,自然不免有一些晕轮效应。加上这段时间有很多事,花了很长时间才听完。相对于另一本黑石大佬写的自传,这本书更实在,或者说大佬以更赤裸的方式表达他的看法。这本书第一部分以自传为主,后面三分之二主要讲述作者几十年总结的人生经验。从我的观感看,这本书完全以大资本家的角度讨论如何管理人,或者说,如何最大程度压榨出人的价值为己所用。这本书很有价值的点在于可以从不同角度学习。从资本家角度看,这本书以教科书般的方式告诉别人,大佬本人是如何掌舵桥水几十年起起伏伏没有翻船的,从打工者角度看,这本书也是教科书级别的告诫大家,如何在职场生存,如何避免踩雷。当然这本书最让人震惊的是把人当做生成价值的物件,而作者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使用算法对人做归类profiling,然后把适合成团的人放在一起工作,这样可以产生最大的价值。客观的看这种把人当做工具并使其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完全是合理的,企业本身也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很难想象如果一个社会所有的团体都这么做的话,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后果。无论如何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强烈推荐。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7/13/2022) 不打算继续听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这本书了。只听了10%,实在听不下去。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写这样的书,可能是我水平不够,也可能还没有听到我能听懂的地方。我尽力了,实在抱歉。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8/25/2022) 听完了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感觉受到了震撼。这是Dalio用量化的方法分析历史周期律,应该算是史上第一人吧。相比大佬的前一本书,这本书要明显内敛的多。作者用阶段1-6来衡量国家的兴衰,使用了18个参数指标。作者详细阐明了六个阶段的特点,阶段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和不可避免的由盛而衰直到崩溃的全过程。全书用了大概一半的篇幅讲美国和中国,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我觉得作者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虽然说不上十分深刻,但是非常到位的。听完这本书可以帮助理解当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大事后面的底层原因。即便如此,普通人能做的其实有限。正如作者在书里面反复强调的,人的一生很短,但历史的周期很长,所以很少有人意识到当前的局面曾经在历史中反复发生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清晰的刻画出大国兴衰的六个主要阶段和指标,给人强烈的宿命感。财富终究会烟消云散,但智慧永存于人间。强烈推荐这本书。

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

(9/4/2022) 听了Smil的新书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这本书可以看做前两本书numbers don’t lie和grand transitions的灌水版,干货没有很多。看起来作者想走大众路线,抛弃了一些很硬的数据呈现,取而代之用叙述的方式表达观点。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充满了真知灼见,比如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四大支柱是水泥,钢铁,塑料,和氮肥,每一项都面对大量的碳排放。所以光靠新能源和电动汽车起到的减碳作用非常有限,甚至不如节约粮食,和减少肉类的消耗。全书虽然比较克制,还是用了大量的数据作为证据,学习和阅读的价值非常高。强烈推荐之。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91-100)

Passive Income Ideas

(10/9/2021) 听完了passive income ideas。感觉这个作者是对passive income有什么误解,完全文不对题。这本书应该改名叫“网上打零工工作一览”,列的五十多种兼职几乎完全和互联网有关系,连uber送饭,airbnb都包括了,更不用说youtubler,instgram这种视频网站,和网上卖货,网上出租,产品评测,填写调查问卷,等等,没有一个能作为一般意义的passive income。我认为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介绍了互联网相关的很多新兴工作,以前都闻所未闻,比如卖上课笔记给同学,老师卖讲义给别的老师(??),但如果要靠之挣钱,除非全职投入,玩票性质的性价比是极低的。在我看来还不如专门出一本书只讲直播带货,这在中国已经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这种贩卖标题党的书应该立刻送去垃圾堆。

The Science of Sleep

(10/20/2021) 听完了the science of sleep。作为讲睡眠的书,可以作为why we sleep的辅导书成为一对。这两本书大部分内容是重合的,但听起来感觉十分不同。这本书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讨论睡眠中的一些常识和常见问题。两本书是有互补性的,前者科学性更强一些,这本书消遣性更强一些,所以表述很直白,容易听懂但不严谨。由于问答的形式,导致整本书的逻辑很弱,知识点很散乱,听了后很难记住。重要的地方一带而过,要是能多加描述就更好了。然而让我瞠目结舌的竟然是最后为了政治正确而强加的一段话,意即本书对男女的讨论是名义上的,无意冒犯变性人,双性人云云。但本书对性别的分开表述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孕期怎么睡觉,完全没有涉及到男女因为生理不同而睡眠不同的话题。这种过分的小心翼翼显得有点哗众取宠了,不推荐阅读。

Grand Transitions

(10/29/2021) 听完了Grand Transitions。这是Vaclav Smil的新书,得到有声书到货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取消了听其他书的计划,全力听完了这本书。Smil的书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视野宏大,讨论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引用的数字极其多而且丰富,用数据说明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但是一旦进入之后会发现这是极少数作者能做到的以百科全书式的画面感来写作。这本书主要讲人类历史的大变迁,开始讲述人口,城市,农业,饮食,等等,从讲能源,经济,环境等开始进入佳境,中间讲手机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到了全书后半段才是精华,也透露出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那就是给全球碳减排泼冷水,认为在没有突破性能源取代方案的情况下,2050年零碳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书中列举了很多数据和事实,我无法验证数字的正确性,但是认为论证是很有力的。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已经极其深入,在当前技术的条件下要完全退出同时保障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即使有可能,也至少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所以全球变暖是无可避免的大趋势我认为所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对人类历史有所思考的人都应该读Smil的著作。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写的很精彩,强烈推荐。

Enlightenment now

(11/10/2021) 听完了Enlightenment now,感受很复杂。由于刚听了grand transition,里面Smil对本书一顿猛批,而中间正逢李泽厚逝世,生前他很赞同此书观点。听完后我很理解此书带来的争议。与一般的作者贩卖焦虑不同,本书作者对许多通常人们担忧的现象,如环境,全球变暖,政治观点极端化,核武器泛滥,道德的讨论,持完全正面的态度,且作者本人并没有明示的立场,对左中右派都各有批评,所以本书不是很招人喜欢。其次,我认为作者首先是哲学家,所以很多讨论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不是事实先行的原则,这也是Smil强烈不满的原因之一。而我比较不满意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民主的极端推崇,而忽视了很多小国家民主转型后事实上社会的倒退,其次还有一些别的方面。然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这种哲学化的写作手法让人无法轻易反驳,我在听书过程中一直试图反击某些观点,但始终抓不住要领。书的前面对全球碳中和的讨论和Smil的书比起来真的是弱爆了,但Smil也只能对这一点攻击。这本书长达20小时,我认为作者是奔着高端宏大叙事去的,讲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有的地方没有讲透彻,如果篇幅再翻一倍,结果应该更好。无论如何作者提出了他的思考,不管听众是否完全同意。这本书虽然有争议,仍然强烈推荐之。

Shape

(11/19/2021) 听完了shape。这是一本科普数学的书,和前面how not to be wrong是同一个作者。这本书主要讲几何和拓扑,从洞这个几何概念开始,讲了随机游走,马尔科夫过程,病毒的传播,当然着重讲了covid应景,一些树的概念,公平游戏,棋类,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棋手,洗牌,选区与选票等。前面大部分写的还是不错的,和前面那本书的比较类似,基本上能做到深入简出,也就是难易的概念都有涉及。然而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最后一章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讲选举,即为什么选区的组成能极大的影响选举结果。虽然这是个不错的课题,但是放到一本讲几何的书里面显得格格不入,我甚至认为这就是作者夹带的私货,如果去掉这一章不会对全书有任何影响。结尾conclusion也写得不好,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比较可惜。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Universe

(11/30/2021) 听完了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universe。这本书的风格比较轻松,主要面对年轻人回答关于宇宙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时空,穿越,黑洞,外星人,火星移民,有没有来生等等。这本书作为科普读物是很不错的,一是语言比较明快易懂,二是写法很严谨,一听就是行家写的,很多内容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可惜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没有看到这种书籍,很多知识是后来慢慢捡拾起来的。同时也很感慨,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有文字起也就几千年,最多几百代人,但正因为有文字和其他的方式,知识得以一代代传承,后人可以在大脑生理结构几乎相同的情况下迅速掌握知识的精华,发现和创造前人不可想象的科学技术,这确实是奇迹。人类相对于宇宙是无限渺小的,但是生命的源动力推动着物种发现自然,改造自然,人类算是杰出的代表了。

The Art of Seduction

(1/3/2022) 听完了The art of seduction。这本书主要讲调情那些事,竟然长达23个小时。这本书以历史上著名的色诱故事举例,比如埃及艳后,西施,杨贵妃,贝隆夫人等,尝试从理论上分析诱惑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另一方会被引诱等。这本书的基本结构是,讲一个故事,然后分析人物和策略。从讲故事的角度看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尤其加上朗读者极高的朗读技巧让本来香艳的故事更有趣味,但是分析的部分十分牵强,很多时候完全是倒因为果,完全混淆了前后因果关系。更加不能忍的是,大概有一半的故事完全是小说人物,而且反复出现,比如唐璜的故事至少出场四次以上。这至少说明作者的理论并没有多少实例支持,不得不在极端条件或者幻想的小说中找依靠。总的来说,这本书算是中等水平,但完全靠朗读者把档次提高了一大截。在听过的有声书里面,算是比较少见的。

Job Interview

(1/3/2022) 听完了job interview。这很像地摊文学,标题吸引人翻开看却没有内容,话题空泛但不能深入。这本书主要讲了面试工作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太新鲜的内容,95%的内容都是常识,比较重要的比如对于一些行为问题的典型回答,反而一掠而过。虽然如此,我认为这本书还是有其价值,因为很少有比较系统的讲解面试的书。这本书虽然简单了些,但也没有注水。

The Magic of Believing

(1/11/2022) 听完了the magic of believing。第一感觉是,竟然有这样反科学反常识的书。考虑到这本书写于二战结束后不久,这也确实符合当时人的认知。这本书主要观点是,信念是一种实在的力量,它能够不光改变自己,也能够改变别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客观存在,人与人之间能在另一个层面上被对方的精神影响和交流。从现在的观点看,这本书有很多臆想的成分,主要的观点都没有科学意义上的证实,而只是描绘性的解读。唯一举的Duke研究者的例子语焉不详,不能算作证据。中间很多举的具体例子完全可以是偶然性造成的。当然这本书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中间描写对自己提升的部分还是有意义的。事实上我认为信念对于人自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思想带来的行为上的转变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这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但能改变对方便未必如此。同时这本书的朗读者非常有自信和信念感,提升了这本书一个档次。

What Happened to You

(2/7/2022) 听完了what happened to you。这是一本Oprah和心理医生合写的书,准确的说类似于对话集,即几乎所有的内容是通过对话呈现的。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指遭受家庭暴力或者经历家庭重大变故的儿童在此后的人生中出现的异常。这本书写的其实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解释了很多外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比如这种儿童因此智力发育迟缓而学习落后,莫名的受刺激,有的人还痴迷于自残等行为。要理解这些一定要搞清楚他们以前经历过什么,正如标题所写what happened to you。这本书虽然没有很深入的理论探讨,但是所讲的故事都让人深省,比如罗马尼亚孤儿等等。加上Oprah强大的语言功力(我以前从来没看过她的节目),她在本书中展现出的语言技巧是及其惊人的。无论从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或者研究大脑反应,甚至纯休闲各个角度,这本书适合每个人。唯一不喜欢的是她在结尾大段对母亲的煽情过于感性,冲淡了整本书的基调。尽管如此,强烈推荐这本书。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81-90)

The Intelligence Trap

(8/3/2021) 听完了The intelligence trap。感觉一言难尽。说实话这个题材是我等待了很多年,希望有人能写的。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实际上也很聪明),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科学家支持明显反科学的理论,比如一些高智商的人成为trump的铁杆粉丝,甚至支持其毫无逻辑的理论。这本书试着给出解答。作者从智商测试以及标准化考试开始,介绍现代社会是如何开始用考试来测试智力和知识水平的,虽然能测试的只是智力(intelligence)的一方面。这种标准化考试深刻改变了现代社会的教育和人的认知。作者还介绍了学习的过程,抨击了欧美的简单化的教育理念,作者认为,学习越难的知识的题目,收获才越大,用了日本的教育作对比。书的后部分有点偏题了,讲聪明的人聚在一起反而互相抵消而无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及一些经典的失败例子。总的来看这本书提出了很多深刻的问题,也尝试解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深入下去,同时举的很多例子很不恰当,我认为其实起了反作用,让人质疑作者的观点。同时写法上也值得商榷,很多内容写出来没有意义。中间一度我是很震撼的,因为讨论了很多认知中的关键的问题,比如fixed/open mindset,fast/slow thinking等其他经典著作中也讨论过的内容。感觉这本书是抛砖引玉,没有完全达到我的期望。希望能有更深刻,更有见解的著作出版。如果没有的话希望有一天我能写一本这样的书。虽然有很多瑕疵,还是强烈推荐。

How to Analyze People

(8/9/2021) 听完了How to analyze people。这本书太干了,听起来很难受。这本书是讲如何根据一些细微动作表情快速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里面涉及到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人的思维等很多知识。其实题材和内容都是可以的,如果稍微展开一点多举例的话效果会好很多。然而这本书完全是精简教科书式的写法,一条两条三条下去,每一条信息量都很大,但给人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很短,所以听起来经常跟不上。同时这本书讲了很多结论性的东西,但没有推导的过程,比如如何判断一个人说谎等。虽然我相信大部分结论都是合理的,但有的地方不容易让人信服。这本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朗读者的语气太轻佻了,我认为这是一本严肃的读物,但朗读者不知为何希望听者以娱乐的心情听这本书,所以感觉很违和。本来还比较推荐的,有点可惜。

A Thousand Brains

(8/29/2021) 听完了A thousand brains。这是前palm创始人写的关于大脑方面的书。严格来说,这不是一本科学著作,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的猜想。作者声称自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大脑认知方面的模型,可以解释很多现在解释不了的现象。和很多民科宣扬的奇谈怪论不同,我承认这套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很多观点现阶段无法实验证实。所以只能谨慎的相信。书的后半部分逐渐偏题,讨论了很多科幻小说中比如人机结合未来的实际可能性,或者移民外星球,智能机器人的可能形态,和如何永久保存知识和智慧,感觉就是为未来科幻小说写了一个纲领。如果二十年后实验能证实作者的千脑理论,这会是一个奠基性的作品。但我直觉上认为人脑的认知模型应该不是作者设想的样子。尽管如此,书中的一些内容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讨论人为什么会固执的相信一些伪科学和假消息。比较遗憾的是书的后半部分有点太绕了。

This is Your Mind on Plants

(9/4/2021) 听完了this is your mind on plants。一开始当发现是how to change your mind的作者的时候,我就后悔了。我发现这个作者特别喜欢用吸引人的标题,但内容和期望完全不一样。不出所料这个作者讲了三种神经性植物,罂粟,咖啡,和mescaline。和我听过的那本书对LSD还有点有点遮遮掩掩的描述不同,这本书基本直给了,极力pump这些致幻性植物。第一部分讲他和他的朋友如何种植罂粟花,在法律边缘来回试探,因为种植合法,但加工果实非法。第二部分讲咖啡的历史,如何风靡全球,取代茶叶一举占领全球,同时明示咖啡的本质与鸦片没有区别。第三部分讲mescaline的印第安历史,纯种印第安人如何看待种植这种仙人掌和收割。我认为这部分纯粹bullshitting,这和宣扬阴阳五行,巫医和萨满没有什么区别。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笔尤其是第一部分还是很好的,作者亲自朗读,十分引人入胜。尤其是讲如何与当地警察和联邦缉毒局斗智斗勇的一段,从文字而言非常精彩,从文学的角度值得一听。但总的来说我对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作者一味宣扬致幻剂的积极作用,但选择性忽略对人的长期负面影响,这是很不客观的。

Masters of Emotional Blackmail

(9/9/2021) 听完了masters of emotional blackmail。这是一本讲如何反抗对方对你情感控制的书,这个题材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具有反抗意义的,因为大多数传统中国人,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情感控制他人或被人控制。字面上说,情感控制是通过情感上的勒索达到令对方听话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对自己子女的控制,通过所谓的FOG(fear,obligation,guilt),或者恐惧/义务/罪恶感达到控制的目的。由于很多情感控制是对方甚至不自知的,这本书讨论如何识别这种控制和反抗这种控制。书中假设了一些场景,在对方提出精神控制要求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但可惜这种例子太少了。书的后半部分提出如何摆脱这种控制,简单来说要让自己心理更强大,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这本书的问题在于写的实在太干巴了,一点发挥和润色都没有,重要不重要的部分都是一条条带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强烈推荐,因为这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如果早三十年能看到这本书,也许我的人生会有所不同。

Why We Get Sick

(9/18/2021) 听完了Why we get sick。其实这本书题材和内容还可以,但是没有写好。朗读者也很一般,直接拉低了书的档次。这本书应该改名叫the complete story of insulin resistance,因为从都到尾只围绕着insulin resistance这个主题展开,从它的机理,导致的病症,和如何克服详细的阐述了一遍。我听下来感觉有点绝对,和那本the case against sugar书对糖极度贬低一样,这本书几乎宣称insulin resistance在代谢疾病里面是万病之源。书中列举了很多已发表的研究结论,我毫不怀疑这些研究的真实性,但是全部归于一点这样的结论明显比较牵强。但是作者至少说服了我insulin resistance是一个身体机能出现问题的明确信号,虽然此时还没有疾病表现出来。而时刻注意保持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介绍和讨论的一些结论我在别的地方也听过,所以感觉很好。但是不得不说作者写法太学术化了,在一些重要结论推导的地方又过得太快,我常常跟不上所以漏掉了很多信息。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

Taxes Made Simple

(9/24/2021) 听完了Taxes made simple。不得不说,很难听到比这更水的书了,因为基本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唯一的知识点就是,网上收益要交税,如果要做网上生意,最好咨询律师交税的事情。我很惊讶这也能出书卖钱,这就像有人在网上作假交易单来刷好评一样,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看来以后不能听短于一小时的书了。

The Secret History of Food

(9/25/2021) 听完了The secret history of food。顾名思义,这本书是讲一些常见食物比如牛奶,香草,蜂蜜,辣椒等的冷门历史和它们如何走入现代生活。这个题材还很有意思,然而听起来非常难受,我听了前半小时竟然完全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点在何处。不能说这本书非常boring,但是听起来屡屡走神,也说不出为什么完全没法集中注意力在上面。另一个要吐槽的是朗读者在quote的时候大量使用英国口音,关键是这本书的quote的内容还很长,越听越上火。如果说quote了英国人所以用英国口音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quote了德国人为什么不用德国口音,法国人不用法国口音呢。尽管如此还是坚持听完了。我总结这本书不能说是注水,作者还是写的很认真的,然而每一个章节都没有明确要强调的重点,中间无关紧要的信息太多,严重干扰读者的注意力,以至于所有的内容一盘散沙,读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个是更重要的信息。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完全可以作为反面教材来研究大脑的注意力,即为什么在如此大量有价值信息的轰炸下,人反而会走神,最后接受到极其有限的信息。这在我听过的书里面,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Indistractable

(9/30/2021) 听完了Indistractable。从标题上看这本书是讲如何提高注意力,避免精神分散从而提高效率。总的来说这本书写的不好,朗读的质量也不高。这本书并不长,然而前半个小时完全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完全是空谈,没有一丝具体的建议。中间稍微好点,我认为提供的建议是有价值的,比如找到兴趣,制定目标,安排计划,早上关掉手机,避免社交媒体的打扰,等等。但是从写作上讲,文字写的很无趣,朗读者也毫无兴致和缺乏激情,越到后面越松散,感觉十分缺乏职业道德,不适合这份工作。

Changeology

(10/7/2021) 听完了Changeology。总的来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又被朗读者独特的语调拉低了至少一个档次。这本书是讲如何改变自己,作者是心理医生,所以主要是从心理上介绍怎样作改变。简单来说就是90天法则,坚持改变90天可以显著改变行为。然而作者并未说明为什么是90天而不是100天,这也是这本书的问题所在。作者只从心理上介绍如何改变,而没有任何理论支持,听上去基本从头到尾都是空谈和扯淡的话,无法落实。相比其他行为学的书能从生理上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反复错误的行为和判断,为什么改变如此困难,以及如何从行为上改变习惯,这本书显得太肤浅了。另一个问题是这本书的写法太老套了,如果不看出版年份还以为是三十年前出的书,其特点是中间随时插入一些明显编造的人物和举动来作为例子,听起来没有任何代入感。这本书最糟糕的是朗读者的腔调,对听众太不友好了,就像听主旋律相声,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71-80)

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6/3/2021) 听完了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这本书全长只有三个多小时,但是写的很好,基本上总结了现代宇宙学的所有重要结论和猜想。从大爆炸开始,到加速膨胀理论,到宇宙常数,到元素,到如何探测星系,到太阳系及其行星,到地球,一气呵成。这应该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天文学科普读物了,有机会一定要拿实体书再看一遍。作者亲自朗读,明显非常有热情,和垃圾书不可同日而语。文字严谨优美,我认为任何有一点物理背景的人都应该看这本书,强烈推荐。

Numbers Don’t Lie

(6/9/2021) 听完了Numbers Don’t Lie。这是牛人Smil的新作,其实是很多短文合集。Smil的几本主要著作我都听过,非常有深度和思考,完全是大宗师级的人物。听完了这本书我大概明白为什么他在中国毫无名气。与许多从东欧移民到欧美的知识分子一样,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对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的极度厌恶,在这本短文集表现得比较明显。平心而论这本书没有什么大的主题,但基本写作手法还是用大量数字尤其是能源相关的数据描述人类生活。每篇短文讲述一个观点或者提出一个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答。在我看来更像是挖了一个个坑,因为很多问题都不是短时间能解释清楚的,但深入下去会是很有意思的题材去探讨。比如帝国的兴衰,日本人为什么长寿,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环保,如何面对海量数据时代,人类粮食问题的解决,食物浪费的探讨,如何解决大量碳排放,等等。整体感觉没有作者前面几个大作震撼,但是这本书更多在于对现代社会的思考而不是侧重历史变迁,其中的很多切入点很新颖,这是这本书的价值。

Grit

(6/13/2021) 听完了Grit。感觉像一块石头投进了池塘,掀起了深处久未触碰的回忆,想起了很多往事。这本书作者是华裔,如果不是她自己写出来,第一眼是完全看不出来的。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人的努力大于天分。人们显然潜意识里更愿意把别人的成功,或多或少的成就归功于天分,因为这样可以为自己没有努力去开脱。书中随后论证了这个问题,并且举例,后半部分主要讲如何培养小孩勤奋努力。作者是心理学家,书里面提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比如刻意训练,僵化思维和发展思维,可惜都没有展开。说实话我认为这本书在当前左派当道的大环境下,如果把话讲开是有一点政治不正确的。这种题材也很少见因为在美国大家实际上并不崇尚长期的重复刻意的训练,即使这是大多数成功的必经之路。书的前面写的很好,但中间举的一些例子不是很符合主题,比如小摩CEO,西雅图海鹰的教练。但是最后一章完全扭转过来,升华了主题,非常精彩,可惜很短。这本书作者自己朗读的,很明显为书加分了很多。强烈推荐。

12 Rules for Life

(6/23/2021) 听完了12 Rules for life,一时间竟无从说起。这本书长达16个小时,听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应该怎么总结。这是一个比较另类的著作,作者亲自朗读,我甚至觉得有声书才是这本书的最佳打开方式。因为这明显像是一个长篇演讲稿,听作者演讲再合适不过了。作者朗读时候憋着一股气,感觉前半辈子快憋死了,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要发泄。就感觉是个老愤青,对当代社会要吐槽的地方太多了,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讲一大段。据说本来有四十多个原则,后来编辑说一定要缩短,于是变成了12个。虽然叫人生十二原则,但是每个原则下面的内容和原则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尽管如此,里面有的内容还是很有意义的,非常适合涉世未深的少年。作者坚持人性本恶论,书中很多暗黑的例子,说的都对,但是当下没有多少人讲这些了,所以这本书尤其特别。比如弱肉强食,坏小孩,不要帮处境糟糕的人,他的可怜朋友,生病女儿,共产主义等,有好几个地方,我真的感觉要强烈推荐这本书的有声版本,因为讲的太好了,但是实在受不了作者的大段排比句,这种排比句都是至少5句起的,而且来的时候排山倒海一样,一层叠在另一层里面,如果是听演讲的话很有气势,听书就受不了。第一章开始我就快吐了,如果不是里面干货还可以,是不能坚持到第十二章的。这本书非常特别,人生不止有岁月静好,也有肮脏丑陋的角落,需要有人揭开给大家看。能够面对和接受所有的现实,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The Extended Mind

(7/2/2021) 听完了The Extended mind。这本书总的来说不是很好。一是作者朗读的时候有气无力,听者昏昏欲睡,直接把书拉低了一个档次。二是内容组织的有点乱,其实每个章节仔细看还是过得去的,但是放在一起就有点不知所云。其实这本书的本意是如何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比如可以通过肢体的运动,靠近大自然,扩展视觉,空间想象,与人讨论等。但我认为这本书最失败之处在于没有讨论mind本身,即mind是如何工作的,如何通过研究mind的机制来提高效率。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其他的方案虽然正确,但是都是次要的方法,重点放在这个上面就是舍本逐末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缺乏理科的训练,有的例子有明显的漏洞不能论证,有逻辑思维的作者会在这里写几句话圆过来,但是作者在每个这样的地方都没有任何表示。同时应该看到,mind在学习的时候由于目标的不同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作者推荐的某些方法在学习理科的时候肯定是不行的,但作者全部一视同仁了。同样是讲mind,那本thinking fast and slow就厉害和高级多了。

the Weight of the Nation

(7/7/2021) 听完了the weight of the nation。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好。顾名思义这是本讲肥胖的书,书中系统性的解释了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美国成为一个全民肥胖的国家,以及如何减肥。由于这本书是十年前写的,很多内容并不很新,但是由于资料整理得当和朗读的好,听起来还是很震撼。在我看来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餐饮的社会化,资本的逐利行为,大量的物资过剩,这是无法避免的必然现象,中国也正走在同一条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并避免一些显而易见的导致肥胖的行为,比如避免一切含糖饮料,杜绝零食,买加工食物前仔细看成分。尽管如此但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了。这本书应该是HBO同名纪录片的衍生书,所以听起来有点奇怪,感觉没有完全展开说。有意思的是纪录片4个小时,这本书竟然更长达到5个小时。这本书应该和The case against sugar一起看,强烈推荐之。

What It Takes

(7/15/2021) 听完了What it takes,这是黑石大老板写的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听完后的感觉是,WOW!有钱真好。我可以百分百确定,这本书不是本人写的。这并不是说这本书不行,相反,是太好了。故事内容应该是真实的亲身经历,但是整个书的结构,内容的叙述方式,人物的前后呼应,都是顶级的水平。朗读者也是顶级的水平。我到现在也听过很多书了,这应该是最好的几本书之一。不知道帮忙润色的人是谁,反正就一个字:牛。作者回顾了自己一生中一些重要时刻,从高中田径队开始,到大学搞社团,毕业时确定赚钱的大方向,然后去华尔街风生水起。中间讲了大概几十个故事。当然故事本身很精彩,但讲故事的方法也很高级,听下来让人几乎对每个故事都印象深刻。我强烈的感受到,领导力leadership可以后天培养,但是领导人leader是天生的。书的后半部分从中国的一章开始有点脱节,讲的故事没有那么的精彩了。我觉得是因为作者有很多现实的顾虑,不能像回忆几十年前的事情那样挥洒自如,但是仍然有很高的可读价值。比如作者讲到他筹备清华的苏世民学院的时候,中国的工程队百般推诿,延误工期,就是为了从自己的关系户那里购买劣质装修材料赚钱。作者从此明白了中国社会的权力是如何自上而下的赋予的。作者还讲到了作为美中贸易战的中间人一些往事,以及在trump政府作顾问无疾而终的故事。这本书写的相当不错,相信不同的人读了有不同的感受。对我来说是很震撼的,强烈推荐。

The Unspoken Rules

(7/19/2021) 听完了The unspoken rules。这本书主要写职场潜规则。这个题材其实比较有意思,但写的不是很好。一是写的太宽泛了,没有突出重点,里面讲的很多应该算是基本常识,只要在社会中生活过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不能算是潜规则。二是写的太干了,举的例子或者太抽象,或者太假,很少有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三是具体的写作方式不好,作者给出许多模板一样的句子,希望读者根据实际情况往里面填空。这相当于把饭嚼了几口吐出来,再让对方吃进去消化。而且这样的后果是,听的时候只听见..blank…blank。四是朗读的人水平不行,每隔半秒就要停顿一下,似乎中气不足,完全没有说服人的气场。全书唯一的亮点是最后谈判涨工资的例子,但也没有深入探讨。

Public Speaking and Presenting

(7/23/2021) 听完了HBR的public speaking and presenting。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在商业活动中presenting的书,事实上涵盖的范围比这个更大,如果只看标题很容易被误导。这本书大概是五六个不同的作者写的,找了两个不同的朗读者轮流朗读。第一次换人的时候不禁吃了一惊,不光声音换了,内容也完全不一样。实际上第一部分讲如何演讲的部分是相当好的,但后面越扯越远,和presenting勉强扯上关系,写的也没有第一部分精彩。比如中国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明眼人知道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不可能练十年只演一分钟。但这本书明确了一分钟的讲演,需要一小时准备,同时介绍了很多准备演讲的方法。看来这个系列是找了很多人围绕一个主题写作,每个人一篇短文然后凑在一起,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但也丧失了一部分整体性。这是我第一次听HBR的书,可以看出虽然这本书整体一般,但是这个系列应该是很精彩的。我以后要全部听一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7/25/2021) 听完了HBR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我认为比较一般。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所有AI都还在发展初期,这种review是很多人写的短文,大多偏重于预测以后可以应用的方向,当今的实际可以描写的例子很少,或者还没有成熟,或者是公司机密不能说。所以听起来就是在画饼,东扯西拉一堆,但是有用的干货很少。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种review的文章都是业界技术骨干或者manager写的,文字缺乏润色,听起来干巴巴的,令人昏昏欲睡。比较有印象的是,有作者认为当今的ML会像是蒸汽机或者电机一样,成为一个普遍的技术;supervised ML和deep learning是巨大的推手;ML不是魔法,解决不了它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61-70)

Keep Sharp

4/11/2021

听完了Keep Sharp。从名字上看是怎样保持大脑sharp,我觉得更确切的书名应该叫做“健康生活指南和防止老年痴呆”。这本书一气呵成,非常顺畅,作者朗读的也很有气势,听上去就停不下来。很少有书能让人有这种感觉。这本书主要有三部分,第一,最新痴呆症的研究成果。第二,怎样在对痴呆症了解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健康生活预防这种疾病。第三,如果怀疑或者确证了痴呆症后,具体应该怎么应对。其实这本书新的东西并没有很多,但是组织和写作的非常好,听上去津津有味,并不会因为一些知识点老生常谈了就想跳过。具体来说,为了预防痴呆,作者详细介绍了应该怎样吃饭,怎样睡觉,怎样社交,怎样玩游戏,怎样锻炼,号称五柱。以及如何自我测试早期痴呆症状等。这本书是畅销书写法,文字简单内容易懂,关键作者朗读起来非常有说服力,在有的地方虽然与我的固有认知冲突,但并不反感,甚至可以做有限度的接受。从学习新知识的角度,这本书新的东西并不多,但是作为一般性的阅读消遣和关心自己健康的人,这本书非常适合,强烈推荐。

Just Listen

4/19/2021

听完了Just Listen。这本书写于2006年,到现在有不少年头了。可以想见的是,当时一定是畅销书级别的。这本书有点文不对题,我认为更合适的书名应该叫做“怎样说话”。因为主要内容并不是叫你怎么听别人说,而是如何使用话术掌控对方。作者是心理医生,所以主要偏重于依据语言的技巧在对方的心理上产生反应,从而为我所用。这本书在理论上介绍的很少,主要模拟了很多生活中的场景,和如何通过语言改变对方的立场。这本书其实可以写的很深入,因为在交际中无时不刻发生着人物的交流,无论是职场,陌生人,还是家庭成员。好的交流技巧可以显著改变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地位,以及事业的发展空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如果说本书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所有的例子都是场景的模拟,每个人的对话都限定在固定的人设中,所以这样的对话有很大虚假和空洞的感觉。我感觉这也是写法老套的问题,因为几十年前的书确实都是这么写的,而近年来的书很少有这种场景具象化的写法。总而言之,这本书虽然有点老旧,还是很有价值,我以后肯定会再读一遍的,强烈推荐之。

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4/28/2021

听完了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这本书和期待相比有一定的落差,所以听完了有点失望。这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怎样进行科学的思考,即like a rocket scientist。里面用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例子描述了思维的误区,和怎样去克服。比如NASA登月,火星车上天,航天飞机失败,乔布斯二进宫苹果,马斯克搞spaceX,主要是科技界的例子。作为年轻人第一次听这些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对我而言很多内容已经知道了,只是作者把事例重新组织排列有点新意。有很多点对我还是有很大触动,比如少就是多,追求失败而不是成功,等。然而我认为这本书不是很好的地方在于结构有点混乱,同一个例子讲过了后面又讲,并且案例讲得太细了,有时候掩盖了主要的观点以至于让人认为没有观点。所以这本书作为听人吹牛讲故事还是可以的,但不是严格的科学观点的输出。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5/2/2021

听完了Difficult Conversations。顾名思义这本书教你如何在困境中谈话,和前一本书just listen一样,这本书也是教你如何说话,不同于前一本书主打心理,这本书完全在模拟场景中,以各种举例实战为主。先举很多反面教材,再在同样的场景中换一种方式说话,以期望达到不同的效果。什么叫困难的谈话?比如家庭成员间吵架,上下级批评对工作不满意,和老板谈论加薪,等等。谈话的要点有很多,能记住的有,多使用“我觉得”,“我认为”,少用否定对方identity的言辞,目标是减少对立感;谈话要交换有用的信息,大部分反面例子都没有;要随着对方的话往下问,要表现出兴趣,问得越细越好;如果对方一直在情绪里,要主动拉对方走出死循环。这本书的缺点是太短了,第一章提到的某些场景都没有模拟谈话,只能理论上讲应该如何如何。这本书值得读很多遍,强烈推荐。

Getting to Yes

5/7/2021

听完了Getting to Yes。这是一本教人谈判技巧的书,和difficult conversations类似但更加理论化。就像学一个学科,这是理论教材,另一本书是实践,所以两者都很重要。这本书一直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谈判时候要丢弃position,因为抱着它不能有任何帮助,而应该坚持principle。同时要把对方的个人和谈判内容分开,还有一些实用技巧,比如手上有备选项可以大幅降低谈判难度,做关键决定的时候要仔细思考而不要匆忙决定等。我估计这是把谈判技巧理论化做的最好的一本书了,非常严谨,涵盖了整个与人沟通过程的方方面面。虽然只读了一次,我估计以后还会在读的,强烈推荐。

The Introvert’s Edge to Networking

5/11/2021

听完了The Introvert’s edge to networking。只有一个感觉,WOW。这是难得一见的神作。加上朗读者强大的气场和牛逼的口音,至少给这本书的价值翻了一倍以上。这本书名义上教内向的推销员如何社交,实际上里面用到的思想完全适用任何人,在任何社交的场合。无论是推销,工作面试,或者任何有目的性没有目的性的社交场合都适合。更厉害的一点在于,作者手把手的教你怎么说话,怎么准备,事前与事后如何联络,极其有实用性而不是空谈。郭德纲曾经说过,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谈话者完全掌握听众,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起承转合,听众应该有什么反应,完全在掌握中。但要如何做到,这本书就是实践中最好的例子。甚至从写作上,作者也完全掌握读者的心里,每一段新内容都完全打在读者的预期上,这也是听起来非常震撼的原因:你听到此处的任何想法作者都预料到了,并马上解释展开。总结来说,这本书的要点在于,社交是精心准备的过程,要精心准备目标,精心准备人设和故事,精心设计过程。这是能够影响每个人一生的必读书,强烈推荐。

Bring Your Brain to Work

5/15/2021

听完了Bring your brain to work。这是一本讲职场的书,按照职业发展的顺序从找工作开始,到接受offer,到融入新环境,到面临各种职业选择,如升迁,跳槽,转行等。书里面详细介绍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如何解决,基本上涵盖了80%左右的情形,堪称全方位职场指南。作者是心理学教授出身,尽量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去讨论和解释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写的很好的。在这种偏冷门的内容上的书并不多,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其实是值得推荐的。但是朗读的人实在太减分了,不知道是否故意,全书用机器人式的方法阅读,没有加入任何情绪,章节之间也没有任何停顿,感觉上就是完成任务而已。全书真正带点感情的部分在最后5分钟,我觉得作者说的很好,人生最美好的部分不应该只有周末时候的回忆,工作中也是会有很多的,只是被大脑有意无意的忘记了。总的来说听觉效果打折太大,实在太可惜了,如果看文字阅读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Exercised

5/24/2021

听完了Exercised。这本书表面上讲锻炼,实际上回答另外的问题:人类到底需不需要锻炼?如果锻炼真的有好处,为什么不锻炼的人这么多?全书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1.不动 2.速度力量爆发力 3.耐力)写的相当惊艳,里面用了很多hunter-gatherer和现代人的对比,动物与人类的对比,以及跑步爱好者与不活动者的对比,解释了很多让现代人迷惑的问题,比如是否应该长时间站着且避免坐下,跑步是否有益身体健康,每天应该走八千步吗,等等。作者写作水平相当可以,听起来如沐春风,让人心旷神怡——很少有书能让我有这样的感受。然而第四部分讲运动与疾病的关系,明显垮掉了。也许是证据不充分作者写起来没那么有底气,也许是代笔,也许是朗读者突然失去了激情,感觉没有那么美好了。尽管如此,前面部分写的还是相当有意思的,强烈推荐。

Extra Life

6/1/2021

听完了Extra life,感觉有点遗憾。和我以为的不一样,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写历史上对延长人类寿命的一些主要科学或技术进步,比如战胜天花病毒,洁净水的使用,抗生素的发明,等等。学习到最重要的一点是,二十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几乎翻倍,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多数人活的更久,而是新生儿死亡率大幅降低了。书的后半部分讲了对未来的一些展望,比如人工智能的大规模使用等,结合正在发生的covid大流行病,其实还算应景。然而我听完后感觉很难受。实际上书的前半部分还是有点意思的,但是有几个原因导致从我的角度看这本书不是很成功,一是太predictable,就是预期会写的内容基本都写了,而且写法上不是那么出彩,所以听起来昏昏欲睡。二是内容还可以,但是没有组织好,从书的三分之二开始到最后一直有点乱,文笔和前面都不一样,始终无法被带入。三是朗读者水平不行,刚开始是以明快有点轻佻的语气朗读,我一度以为这是本讲笑话的书,其实这本书内容整体还是很严肃的,但朗读者没把握好,到中间的时候突然转了语气,还以为换了个人。第四是中间有数个地方的逻辑问题,就是举的例子不能印证相应的结论,或者很容易反驳。尤其是结尾写未来和covid的一段太差了,显示出作者完全不懂机器学习和疫苗的设计流程。这本书本来有潜质写的更好的,实在太可惜了。

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

6/1/2021

听完了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总结一下就三个字,大垃圾。说实话很少碰到这么烂的书,整本书既没有讲science,也没有讲rich,虽然rich出现频率挺高的,但都是无用的废话。比如:要想rich,需要有一个工作,因为有了工作之后,就有了收入,你就开始getting rich。或者偷换概念,把rich解释为内心的满足感,这样论证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或者灌输唯我独尊论,书中写道,每天读我这本小册子就够了,其他的书都不要看,那只会扰乱你的思想。或者宣扬上帝,说有信仰才是一切的根本,其他都不值一提。碰到困难不要怕,上帝会帮你解决,如果问题解决了,那是上帝的功劳,如果没有解决,那是你的信仰不够。朗读者也是奇葩,且不说一口不知哪里的口音和毫无感情的朗读,一上来的嗡嗡的回声就把我震住了,去回音有那么困难吗。幸好这本书很短,没有弃读。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51-60)

Dare to Lead

(12/30/2020) 听完了dare to lead。本来以为这是一本讲leadership的书(的确是的),但是我始终无法融入。一个原因大概是作者是给大公司做讲座的,讲的东西和我的生活离得太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确实非常boring。顾名思义,这本书是教大家如何提高自己的leadership,现在我还能记住的主要的观点是,要勇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软弱,不要惧怕把缺点暴露在大家面前。不光有同情心,还要有共情能力。这本书的主要问题是前后风格很不统一,有很多空谈的部分,也有很多灌水的文字,但是转化太快了很不适应。还有个问题是作者朗读的,因为作者长期讲课,不可避免把一些演讲的情绪带入了,听起来很难受。尤其是一些莫名的笑点,可能在现场有效果,但是从录音听上去就像在假笑。总的来说,听完了感觉很不好。

Men Without Work

(1/1/2021) 听完了Men Without Work。这本书主要讲了美国男性失业率节节上升的现状,中间用了很多数据支持。有意思的是,前半部分几乎全是数据,从各个角度讲述事实:美国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没有工作,这种失业率趋势从七十年代起随着每一次经济起落节节上升,这和制造业衰退没有直接关系,和女性就业率上升没有直接关系,和移民也没有直接关系。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以前,更多的男性宁愿选择吃救济拿稳定的少的多的钱,而不是选择不确定的但更多收入的工作。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暗示,造成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犯罪人数太多,带有犯罪标签的人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干脆放弃。全书后半篇幅,作者点名和另外一个持不同观点的社会学家讨论。虽然算不上直接攻击,但是听上去拉低了本书的档次。这本书并不长,但是数字远远多于观点的论述。我觉得作为社会学研究,数据固然重要,但是观点本身才是最为可贵的。社会学的数据首先有收集上的困难,有不可避免的偏差,并不是完全客观的。这本书观点太少,论证的过程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所以不是很让人信服。其中的数据还是挺有意思的,算是百家争鸣之一吧。

Soul of America

(1/9/2021) 听完了soul of america,感受很复杂。我是先看的同名hbo纪录片,再慕名来学习的。这本书很明显是借古讽今,但是全书完全是历史瞬间的记录,几乎完全没有作者的opinion。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美国历史上的数个重要历史瞬间,从国父的时代开始,到林肯,到TR,Wilson,FDR,Truman,JFK,LBJ。这些总统都是在历史的关键点就职,见证了时代转折的瞬间。全书主要引用总统和旁人的原话,解释做这些选择的原因。作者故意没有加入任何旁白和评论,完全用文字做了一个历史纪录片。如果没有年代背景知识,很难体会到作者的用意。这本书对我这样的听众是不友好的,大部分时候听的云里雾里。作者试着从个体的角度对各位总统做描绘,侧重于人格,道德,和意志等层面,故意没有触及下一层更深入的探讨,比如时代变化或者民意变化带来的压力,需要解放奴隶,妇女投票,和平权。书中对麦卡锡和麦卡锡主义的描写发人深省。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很好的,面对的读者应该是对历史有相当兴趣的人。相比而言同名纪录片就友好多了,强烈推荐同名纪录片。

How to Decide

(1/14/2021) 听完了How to Decide。顾名思义这本书是讲怎样做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人的mind即认知系统的一个非常具体的应用。作者曾经是职业赌博选手,后来转行了。在betting里面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做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几乎可以立刻看到。书中一开始讲什么是好的决定,好的决定未必会有好的结果,二者并不等同。所以如何判断是好的决定并不能从结果倒推。然后讲认知的偏差,人的认知有时候会偏差的非常离谱而不自知。然后讲选择困难的原因,怎样在若干选择中做出客观的判断。最后讲一群人做选择的时候的注意事项。这本书听到后面还挺有意思的,但第一章太水了,直接降低了我的期望值。越到后面水分越少,后面的章节根本没有具体的事例,听起来很抽象。如果前后均衡一下,会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Deadly Emotions

(1/26/2021) 听完了Deadly Emotions。这本书主要讲了紧张是如何产生的,紧张如何影响健康,以及怎样缓解紧张。这本书明显是畅销书的写法,里面有科学,有宗教,有人际关系讨论的大杂烩。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人群。这个题材其实还比较有意思,但是我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持怀疑态度。比如作者花很长时间论证长期焦虑影响健康,甚至得癌症。作者明显是信教人士,中间用了很多圣经故事作为观点的论据。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作者用一个换心人帮助前世破案的故事说明心脏的重要性。事实上,这本书的后四分之一,也就是介绍一些减压的方法,才是最实用的。但是这本书牵扯到了很多宗教内容,降低了可读性。

Range

(2/13/2021) 听完了Range。这本书挺出乎意料的,一开始我以为是一般的畅销书,尤其是最开始讲运动员一段,写法有点老套了,不是很有兴趣。没想到下一章非常好,完全写到我心里去了。但是中间偏后段又有点水,感觉有点可惜。这本书就就是一句话,通才比专才更好。但实际上,还讲了很多别的内容,我觉得有的和观点毫无关系,但是听起来很有趣。这正印证了一点,懂的东西多,讲起故事来就是有意思,完全不觉得枯燥。比较有印象的是,伍兹的故事,梵高的故事,日本发明游戏手柄那个人的故事,NASA总结挑战者号失败的教训,发明GEL的人的故事等。总的来说,讲NASA那段过于长了,还有一些注水的内容我觉得一般,但是剩下的还是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处于人生每个阶段的人都是有用的,非常推荐。我以后会找机会再读一遍。

Breath

(2/23/2021) 听完了Breath。一句话,这本书非常出乎意料的好。事实上我对作者的观点还是很有保留的,大概不赞同30%左右的观点。然而,即使我这种高度存疑的听众,也不得不承认作者行文非常流畅,章节之间内容清晰,条理分明,前后顺畅,就想一口气听到最后。其实这本书观点很简单,就是尽量用鼻子呼吸,尽量延缓呼吸的频率,通过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能把这么简单的观点写一本书,从头到尾分析透彻,而且让人听起来饶有趣味,完全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我个人认为作者夸大了自主呼吸的好处,这是我觉得民科的地方所以无法接受,但是通过呼吸改变体质和生理机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者的写作水平让人惊叹,我中间好几次差点被说服,即使有着强烈的先入为主的成见。强烈推荐之。

Unreasonable Success and How to Achieve it

(3/5/2021) 听完了Unreasonable Success and How to Achieve it。刚开始没注意,后来才知道作者是大力推广80/20原则的那个人。但这本书和80/20完全没关系。看标题以为是鸡血书,听了大半后我觉得标题应该改为“世界名人八卦集锦”,意即内容主要是世界级名人的发迹史和讨论,但是叙述居多,讨论很少。书里叙述了商界名人如迪士尼乔布斯,政界名人如列宁丘吉尔,科技界名人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个人经历。听下来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历史成就人物。很多决定在当时看是非常冒险的,无论书中如何讨论解读,这些人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历史的必然。我个人而言对这种强行解读的名人成功学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本以为这本书到此为止,没想到书的最后10%讲的是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触,我认为这才是这本书最好的部分。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一生都是平凡的,不会有多少机会站在风口浪尖做影响全人类未来的选择。但是如果你足够有眼光,还是能在自己能力所及内乘风破浪。书的最后的一部分作者通过类似回忆总结的方式回顾一生,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如何把人生过得精彩的样本。可惜写的太简短了,我还是推荐之。

Between the World And Me

(3/7/2021) 听完了Between the world and me。这是一本类似黑人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合集成的书。虽然评价很高,但可能文化的原因,我听了毫无感觉。而且由于煽情太多,令人作呕。幸好书不长,勉强听完了。这是一本典型卖惨的书,一开始就举了很多黑人被白人警察干掉的事例,说实话,举例的这些黑人也不是完全无辜的。我本以为下面会开始分析背后的深刻社会和历史原因,鼓励儿子为新生活奋斗。万万没想到这就到此为止了,后面全部是感情充沛的废话,排比句一个接一个。而且有意思的是,一般人排比句写三个就差不多了,作者一般要写五到六个,听到后面气都喘不上。我无法理解的是,以作者的文笔和教育水平,不可能不知道美国黑人被不公正对待的真实原因,但在书里面这种讨论被完全回避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极其感性的语言哭惨。我无法想象一个父亲会用这样的世界观教育子女。

Think Again

3/17/2021

听完了Think again。这是一本刚出的新书,听完了觉得非常有畅销书的潜质。这本书其实只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避免陷入拘泥死板的思维模式,那就要学会rethink,即重新思考。这本书很多地方都很有启发性,可惜没有深入下去,过于肤浅了。比如强有力的逻辑并不能说服他人,可以引申到网上陌生人之间的骂战,自我修正和提高可以引申到与时俱进等。中间从两小儿辩论开始写的有点垮掉,后来稍微好点,但是写NASA那段又开始垮掉。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首先如何自我rethink,然后如何让别人rethink即说服别人,然后组织如何rethink,最后讲不要对小孩的发展设限。书中有的说法我不同意,比如unlearn的提法,听起来像要废掉武功重来的意思。但总的说来这本书推开了一个个很有意思的大门,提到了一些我从未想到的问题。虽然有些缺点,但推荐之。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41-50)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6/9/2020) 听完了How to change your mind。和预想的不同,这是一本讲lsd的书,准确的说是给致幻剂LSD平反的。书里详细的讲述了LSD的发现历史,在五六十年代风靡美国的辉煌过去,几个关键推手人物的若干经历,以及后来偃旗息鼓后地下工作者使用LSD治疗精神疾病和癌症患者的一些故事。有趣的是后半段用了大量篇幅讲作者自己使用LSD的过程和感受,听上去让人跃跃欲试。遗憾的是,这本书对LSD的喜爱有点明显,所以没有公平的叙述LSD的副作用和当年为什么被禁的历史。如果不是我后来翻看网上其他对LSD的介绍,还真的有了去试一试的想法。总的来说这本书故事性多了一些,科学性不足,作为历史传记看还是可以的。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6/22/2020) 听完了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这本书是经济学诺奖写的(写的时候还没有得奖)。这本书包含了很多内容,主要是对社会的不平等分析,和怎么扶贫,或者说帮助弱势群体。听下来,前半部分有点惊艳,因为直面了社会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今美国极左思潮的根源,那就是贫富差距的根源是什么总所周知美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当然有各种因素,比如高科技,金融大发展。然而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并没有这么大的差距。前半部分还用了相当篇幅讲中美正在进行的贸易战,比如加关税到底有没有作用,全球化后的工作机会都流动到了哪里,等等。作者是印度人所以讲了很多印度小企业的故事。同时还对美国两个主要政治人物希拉里和特朗普进行了比较犀利的点评。后半部分主要写怎么扶贫,穷人是需要钱,还是需要机会。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人采访某小国的穷人,他们宁可把救济款拿来买电视机,也不买吃的,首先因为吃饱饭这件事在现代社会已经比较容易,其次看电视能打发时间而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总的说来这本书写的很现实,包含了很多热门话题,但是很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下去(当然深入下去就会开始得罪人了)。这还算是一本直面现实的好书,强烈推荐之。

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6/25/2020) 没有听完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就还回去了。主要是借的时间不好,和前一本书同时借的,所以快还的时候还没有读完。但是也没有很想读完,因为和想象的不一样。我以为是一本讲记忆和大脑的硬核书,没想到主要内容是讲记忆比赛冠军的一些故事,和死记硬背的一些技巧。当然里面的内容还是有用的,比如联想记忆,图形和场景记忆等。书的中心思想是,记忆是一种技能而且是可以培训的,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但是听到后来感觉有点变味,觉得是作者借机夹带私货,讲述和超强记忆选手的友谊的故事。总之最后一个小时没有听完,就这样吧。

Growth

(8/18/2020) 听完了growth。这本书竟然有28小时之长,已经创了我听过的记录,续借了两次才听完。这本书从自然界的growth讲起,讲微生物细菌病毒,植物动物,到人。不光生物意义上的生长,各种意义上的生长都涉及,比如能量消耗,公路铁路里程,城市面积和人口,还有很多因为听过太久忘记了,总之能够量化,能有历史对照的的参数都讲了一遍。贯穿全书的是各种数学模型去拟合,有的非常成功有的不行。虽然全书很长,但是听下来还是比较愉悦的,感觉像一个人在旁边天南海北的吹牛,用模型的观点看世界的变化,有百科全书的感觉。书里面大概有七分之一的篇幅讲中国,尤其对近三十年高速发展描述很详细,但同时对中国的统计数字强烈质疑,认为水分很重。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部分讲日本如何高速发展三十年后一夜间跌落到低谷,太触目惊心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总的说来,这本书还是太长了,如果能拆开变成三四本书感觉上会好很多,但无论如何强烈推荐之。

The Deficit Myth

(9/4/2020) 听完了The Deficit Myth。这是一本观点非常激进的书,刚听了第一段我就不得不找各种理由强迫自己继续听下去。这本书主要介绍所谓现代货币理论MMT,其核心就是一句话,印钱解决所有问题。在作者看来,没有所谓的债务危机,尤其是美元作为全球流通货币的情况下,只要政府不停发债,很多棘手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作者的观点也是桑德斯社会主义治国理念的理论基础。在作者看来,在以国家为主体的观念下,只要货币发行权还在国家手里,那么消除债务不应该成为政府的目标,相反保证通货膨胀率的稳定和全民就业才应该是。债务的多少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只要有利于充分就业和适度的通货膨胀,deficit即收支的不平衡永远不是一个大问题。书里面还有很多激进的政策,比如给每个人发钱。从常识上看我并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由于经济学知识的缺乏,我也无法反驳。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写的不错,是对观点的理性的探讨。但是后半部分有点拖沓,举了很多贫困人口的例子和煽情式的表述,我不是很喜欢。虽然无法判断,也没有现实的国家实际上采用这种理论治国(因为一旦失败是不可想象的崩溃),但我认为当今的美国实际上已经或即将不可避免走上MMT描述的情形,是福是祸只有历史告诉答案了。我不能接受观点,但强烈推荐读之。

The Great Influenza

(9/23/2020) 听完了The Great Influenza。这是十几年前写的书,因为应景所以又火起来。这本书长达18小时,我开始以为讲的是西班牙流感前后的历史,没想到这个前后跨度了一百多年。真正讲述那段历史的大概只有一半的篇幅。开篇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William Welch的故事,不得不说作者八卦历史人物的功力确实了不起,基本把老底都掀开来了。然后我期待书中介绍他晚年领导医生们抗击流感,做出贡献等等。没想到他的贡献竟是,躲在家里避祸,遥控指挥。然后作者讲美国流感大爆发前后的一些历史故事,比如大肆抨击当时的费城市长,和隐瞒事实的媒体,讲述了一些惨状。但基本没有详细提及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然后病毒不明不白消失了,剩下4个小时开始讲之后的科学研究,尤其开始八卦Paul Lewis,因为他后来只身赴黄热病疫区并死在那里。这本书作为历史故事看还是不错的,中间讲人们对当时病毒的反应前后,和现在一模一样。比如隐瞒,政府不作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等。作者感情很丰富,如果我年轻的时候可能会被感染,但正因如此显得主观大于客观了。同时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人物很刻薄,尤其评价书中重点人物的时候显得非常无情,以至于我听了都觉得很悲凉。总结一下就是,我听完这本书,感受很复杂。

How to Do Nothing

(9/27/2020) 听完了How to do nothing。这是我听过的最差的一本书,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我发现有个很不好的现象,比如一个作家是女性,那么一定要找一个女声来读。而这本书的问题在于,这个女声实在太差了,感觉就是siri一样的声音,毫无感情,也没有停顿,只是飞速的把稿子念完。如果这本书打30分的话朗读者直接将分数拉到10分以下。这本书看简介还比较有意思,我的预期是讲社交网络或者手机,天天看不如不看。没想到上来就是一通花园,植物,看鸟,讲到互联网的时候轻轻带过,然后继续花园植物看鸟。中间还有模有样的科普了一通服务器,连BBS也介绍了,我几乎以为她是个geek,但这和前面她作为旧金山艺术家的人设不符合。不管怎样这是我听完书后仅有的印象。朗读者是Rebecca Gibel,要上黑名单。

Everybody Lies

(10/2/2020) 听完了Everybody lies。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这本书讲的是人们在信息时代中内心想法无所遁形的故事。听完了感觉原来写书这么容易。作者仅用了一个金标准,google search的排行,来窥探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作者举了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奥巴马上台是否意味着种族主义的式微,facebook上人们分享幸福生活是否意味着生活真的幸福,上网是否更容易碰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等等。我同意仅从搜索条目入手分析社会学,已经是一个大金矿,但是更多对人们行为模式的大数据挖掘,还只是刚刚开始。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数据挖掘的成果展览,从刚开始两性话题,到社交网络,到敏感社会问题,一一罗列了很多意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结论。有很多问题只是开了个头就打住,比如媒体的倾向性,到底是为了迎合当地居民才产生的,还是有意引导。当然这种话题光靠大数据是无法讨论清楚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没有很深刻,但是很现实。

The Choice

(11/18/2020) 听完了the choice。(现在听的很慢了,主要是每天没有固定的时间,以后要解决这个问题。)  一开始我就被朗读者破锣似的嗓子惊呆了,加上夹带着浓重口音的英文,我几乎马上决定要弃读。勉强听下去后,原来发现是作者原声只是在序言一部分。作者这时候应该有90左右了。说实话我现在的状态,不是很喜欢看别人的自传,尤其是带有悲惨身世的故事。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她的一家人除了她都被杀死了,那时候她只有十六七岁。后来移民到了美国,慢慢从学英语开始,做底层工作,四十岁开始上大学,研究生,后来成为心理医生,治愈别人的心理问题。由于她的背景和传奇经历,经常被邀请去各地做演讲,比如战争幸存者或者退伍军人。我开始以为这本书完全是自传体形式,但其实有三分之一讲的是她如何治疗病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感悟。听书的过程中很明显的感觉到,作者是一个非常tough的人,尤其在做了心理学职业以后,完全能够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生活中的挫折,而且还能帮助别人。朗读的人也找了个带有严重口音的人,但是读的太过情绪化了,有时候完全是嘶吼。这有点影响全书的效果。我相信原作者不会这么感性。总的来说这本书还可以,基本展示了命硬的人的一生。

Mindset

(12/20/2020) 听完了Mindset。这本书主要讲两种思维,growth mind和fixed mind,以及对人的影响。顾名思义,growth mind能适应环境变化,带领个人成长,无惧失败。fixed mind是对自我的画地为牢,害怕以及拒绝失败。用两种思维来分类人群显然是过于简化了,但这本书写的非常有的放矢,至少对我这种人非常受用,在前面的章节能时时陷入沉思。书的第二部分举了很多例子,包括著名运动员,和著名CEO的成功与失败。第三部分主要讲parenting,怎样教导小孩具有growth mind。第三部分我认为也写的非常好,尤其是举了很多常见的场景再现,很有启发性。如果不是第二部分写的太差,确实想推荐这本书的。我觉得把竞技体育运动员和职场CEO这种成败有很大偶然性的工作用mindset来解释,是不太合适的。在书中的例子里面,确实说服力也不强,尤其不知道为什么作者对某些CEO的攻击完全是个人化的。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可以的,解释了很多个人的问题,非常有实用性。书也不长,适合学习。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

听书总结(21-30)

Predictable Irrational

(12/27/2019) 听完了Predictable Irrational。作为行为经济学的读物,我觉得这本书比前面thinking fast and slow要浅显和简单太多了。这本书是基于许多个实验说明若干个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包括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价值的社会衡量和市场衡量,情绪对判断的影响,拖延症的产生与应对,自有财产的估价,多选择和少选择,期望对最终结果的影响,高价带来的错觉,作弊的产生和道德联系,以及最后一章牺牲个人喜好维持外在形象。最后几章我觉得不是很有说服力。这本书的问题在于朗读者的发音问题,感觉鼻音太重,听得很不清楚。读得太快,有些地方还是很幽默的,但是没有读出来。

Blink

(1/3/2020) 听完了blink。这也是由作者朗读的一本书,但是效果比前面听过的别的书的要好很多。听得出作者是充分准备的。这本书主要讲所谓“直觉”,用了很多例子,比如有造假争议的Getty kouros,通过夫妻对话录像带判断是否以后会离婚,面部微表情分析,和被警察误杀的Diallo。但是对我的困扰在于举的例子似乎并不能证明作者的观点,或者有的例子太长,以至于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前半部分有意说直觉的判断很有用很好,后面又说直觉并不总是正确。但是如何选择是否相信直觉,或者怎么样提高直觉的判断准确率并没有涉及(也许我错过了,总之没有印象)。所以听了以后只记得例子,但不知道要说明什么道理。同时作者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认同,比如警察面对嫌疑犯时应该关注微表情而不是手部动作来决定是否开枪。

Emotional Intelligence

(1/13/2020) 听完了情商的书Emotional Intelligence。和我预想的不一样,这本书大概70%的内容是讲孩童时期情商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引导小孩建立好的情商。这本书写于1995年,里面讲习惯养成的部分内容直接影响了The power of habit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比较厉害的是,虽然过了20年,这本书现在听来并没有过时。比如讲各种情绪的产生,情绪如何支配个人的行为,不同情绪控制下人生道路迥异等。除了中间有一章,说情绪导致得病和影响康复,我不能完全接受。但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的另外原因是,文字写的非常好,如行云流水,上下很顺畅,听下来非常舒服,这和朗读的人极其精彩的表现很有关系。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讲情商的鼻祖之一,确实很有启发作用。对情商或者培养儿童的情商有兴趣的,这本书是必读之一。

How to Make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1/16/2020) 听完了经典How to make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我上一次看这本书还是大一的时候看的中文版。这次听英文版很有感触,一是里面举的例子我大部分都还记得,二是书里写的人际交往的原则,美国大统领几乎全部都是反着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过时,实际上这是在八九十年前对人类的情感认知没有任何科学意义上的研究的情况下,戴尔卡内基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熟人和陌生人交际做的宗师级别的总结。要知道这些内容完全基于个人经验而来,简直难以置信。这本书语言非常浅显简单,道理也很容易明白,但是真正接受和实践还是很有难度的,所谓言近而旨远。朗读者举重若轻,一气呵成。强烈推荐。

How Not To Be Wrong

(1/27/2020) 听完了How not to be wrong。这是一本讲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书,没想到写的挺深入的,一般非数学专业的人未必能读懂。作者举了若干个生活中引人入胜的问题,并尽量用简单的方式解释。这些问题都不是”平凡”的,加上念的较快,我并不能完全明白。问题涵盖的很广泛,比如数论和孪生素数问题,线性回归买彩票,随机理论,hamming code,假设检验和贝叶斯,社会学,集合悖论和公理系统等。这本书干货很多,可惜作者是做数学的,要是注点水的话轻松将页数增加一倍以上。书里开始提到了张益唐,中间反复出现陶哲轩的名字,最后提到怎样提高数学教育。从内容看作者准备的非常丰富,写作很认真美中不足的是章节内部跳跃性有点大,听的时候有时跟不上节奏。但是瑕不掩瑜,这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好的数学科普读物了,强烈推荐!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1/29/2020) 听完了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这本上世纪50年代的小书内容如果在今天大概一个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就能概括。但核心思想在今天毫不过时。人们喜欢用数据说话,因为看上去比较客观。但是数据很容易因为表达方式和处理不当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含义,加上有人故意曲解和使用放大局部等手段会带来完全错误的结论。事实上不被数据误导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极少数人会从原始数据开始查证。我个人的总结是,如果要相信一个数据结论,第一看分析者是否客观,和数据提供方有无利益冲突,这个非常重要。第二看是否符合常识,个人的先验结论也就是主观性不能忽略。第三看多个分析者的结论不能只相信一个。第四要保持怀疑能力,能从反对者角度挑战。这本书虽然很短,也很容易懂,但是值得一读。要知道今天的人们歪曲数据的本事比写书的时候大多了。

Why We Sleep

(2/5/2020) 听完了why we sleep。顾名思义这本书讲的是睡眠,总结来说一句话,睡眠很重要,睡不好觉会生病会死。没想到作者竟能写13小时之长,相对别的比较干货的书,这本书大概注水了两三倍。不过正因如此,这本书对听众是比较友好的,通俗易懂。这本书的重点在于介绍REM和NREM两种睡眠状态,和对发育和身体的影响。这本书非常全面,几乎回答了有关睡眠的所有问题,比如时差,梦游,做梦,衰老,睡眠时间,长短,睡眠合适的温度,睡眠药物包括酒精及副作用,等等。我觉得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比较有意思。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本书名是关于睡眠的,但是朗读者完全是按照睡前读物的读法朗读的,毫无激情和情绪,听起来昏昏欲睡,可惜了这么有意思的内容。睡眠的书不多,我比较推荐。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

(2/10/2020) 听完了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这本书如同书名一样听完了一言难尽。虽然是鸡血书,但是感觉作者有意迎合下层民众用了很多诅咒语言,其实很多地方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听到最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作者发小为了不当电灯泡,在作者云雨的时候下湖游泳,不知怎的淹死了。此事深深刺激了作者并改变了他的浪子人生。这应该是这本书的由来。这本书最大的缺陷是拼凑痕迹太明显,举的例子和观点完全对不上,虽然有的例子当时听着还有点意思,但是由于缺乏观点支撑,很快就忘记了。唯一的亮点是朗读者很抢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F炸弹太多,念起来非常的亢奋,很有戏剧效果。

Do Over

(2/14/2020) 听完了do over。这是一本比较中规中矩的畅销书,语言平实无华。作者亲自朗读,因为他常年演讲的原因,效果还是很好的。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一点,教你怎么换工作。中间有很多常识性的原则,大众应该早就知道了。在作者归纳总结下,这本书听起来还是很有条理的,比那本说脏话的书强多了。唯一不足的是作者举了很多个人的经历做例子,显得很接地气,但不可避免把这本书变成了爆米花读物。

Finish

(2/18/2020) 听完了finish,感觉很失望。作为系列书的下一本,作者写的太不用心了。和上一本do over一样作者亲自朗读,但是有一半的时间我甚至不知道他的观点是什么。这本书顾名思义就是讲如何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作者的建议一句话来说,就是把目标降低一半,再去实现。不要追求完美,甚至唾弃完美主义的想法中间闲扯了很多别的故事,和观点完全挂不上关系。实事求是的说,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注水太多了,以至于让人对观点产生疑惑。

Posted in 听书读书,头顶不秃 | Leave a comment